快訊

立委鄭正鈐遭告發貪汙!疑替廠商喬事情 反要求供養助理薪資

關稅倒數!電子六傑押寶伺服器 對消費性產品態度保守

育嬰留職津貼加碼至7個月 洪申翰:下半年提修法

藍委追台灣首波談判排多前面? 卓揆:爭取最佳最快

立法院今天舉行第三會期第七次會議,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質詢,並報告應對美國關稅措施。記者曾原信/攝影
立法院今天舉行第三會期第七次會議,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質詢,並報告應對美國關稅措施。記者曾原信/攝影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全球,宣布暫緩90天,給予各國爭取談判的時間。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赴立法院備詢。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問及,所謂我方列在首波名單,是排前10還是前20國?卓揆未予正面回應,僅說會爭取最佳、最快時間,向美國做出最直接跟有利的交涉。

王鴻薇表示,她首先要回應前兩位民進黨立委對於在野黨跟縣市長回應關稅議題,卻被汙名化成「唱衰台灣」,這是完全抹黑跟扭曲,現在國家危難當頭,執政黨委員還要繼續在國內找敵人,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這是製造問題。

王鴻薇再來表示,賴清德總統提到我國會成為首波跟美國交涉的國家,起碼有75國要跟美國交涉,大概有15個國家已分別交涉,但還沒有完全成功,首波名單中,我國在前10個還是前20個,最晚何時交涉?

卓榮泰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任何國家說談了什麼,「我們也不例外」,還未發生的事情讓其有醞釀的時間。第一波交涉何時開始、結束沒有任何國家(知道),只能說會爭取最佳、最快時間,向美國做出最直接跟有利的交涉。

王鴻薇提到,賴清德投書「賴四條」,之前有說從零關稅談起,零關稅引起高度重視,請問農業產品會不會談零關稅?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農產業跟工商業產業不一樣,針對農產業,未來跟美國溝通、談判,一定會秉持維持產業的穩定、永續發展,還有農民權益,農業產品以現在有157項,裡面有些是產業非常重要的,重要的希望能繼續維持。

王鴻薇說,對美國來台的農業產品,貿易加權平均稅率是9.3%,工業產品則是1.4%。她具體建議,對美的產品,農業只占1%,工業占99%,建議先排除農業產品,要先跟農民充分對話。

王鴻薇接著質詢經濟部長郭智輝,問增加我國對美採購2千億美元,要買什麼?郭說,這是談判籌碼,大略就是我方需要的。王追問,「什麼項目?這是打混哦。」郭回,包括能源產品、科技產品,或農業產品。王直呼,「就這樣?這是什麼答案?」

王鴻薇提醒,我國會參與美國阿拉斯加的天然氣開發,此開發案過去就有,美國也跟日韓兜售很久,日韓可能這次也無法阻擋。現在中油累積虧損691億元,希望投資或採購不能再增加中油虧損,評估過程請考慮到國營事業虧損,台電已經被搞到累積虧損超過4千億,不希望看到中油也變成錢坑。

王鴻薇也強調,增加美國投資,這無法避免,台積電也宣布赴美投資,經濟部投審會不能變成虛設。聯電可能也會合併,郭智輝說不可能,但官員說不可能的事情常常變成可能,聯電可能變成美聯電。早在今年2月,很多科技業代工廠集體到美國,現在美國德州希望打造「德州竹科」,擔心不是只有台積電、聯電,而是整個科學園區會不會搬到美國,會不會形成產業空洞化,能否根留台灣。如何避免台灣產業出走,讓產業根留台灣是非常重要的,請做評估。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挨批輕易亮2千億美元底牌 郭智輝嗆:邏輯糟 沒打過橋牌?

移民署長提前退休 王鴻薇:淪陸配風暴的代罪羔羊

王鴻薇提告罷團妨礙名譽 控柯建銘助理抹黑

酸「金屋藏潘」判賠潘孟安50萬 王鴻薇拚上訴嘆:法院民進黨開的

相關新聞

台美談判不碰匯率? 卓揆:不敢斷言未來

台幣匯率歷經兩天升值近兩元引發「升值之亂」,為避免熱錢炒匯再讓台幣匯價飆升,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昨天表示,近期將對外資...

跨黨派立委團結束訪美行 盼避免雙重課稅法案納議程

我國跨黨派立委團結束訪美行程,今凌晨搭機返台。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已向美方詳盡說明台灣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及雙邊貿易不...

台列美關稅談判「優先四國」 完成首輪實體磋商

我國跨黨派立委團二日結束訪美行程,訪團成員表示,台灣在第一輪談判中,與南韓、日本、越南並列「優先四國」(First Fo...

鄭麗君、楊珍妮領軍 台美完成首輪關稅磋商

美國總統川普推出對等關稅政策,行政院經貿辦宣布,我方談判團隊在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的率領下,於美東...

卓揆:對美關稅談判 最低限度爭取稅率不高於競爭對手

因應美國政府對等關稅政策,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拜會朝野黨團,力拚在最短時間通過特別條例。卓榮泰向民眾黨立委表示,為了維持電...

因應關稅衝擊說明台灣立場 立院訪美團今晚出發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今晚率台美國會聯誼會、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訪問美國華府,將拜會國會山莊、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