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幾乎學生都會經過」逢甲大學校樹倒塌壓死男學生 校方說話了

行政院核定!下半年增2連假 明年9個「三天以上」連續假期

邱毅遭「撕髮迫害」!2008年假髮當街被扯 現場照竟奪新聞攝影獎

因應對等關稅 環境部擬2個月內提方案助企業綠色轉型

環境部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並於北、中、南、東四區分設區域培育中心,台灣師範大學今天舉行「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環境部長彭啓明(右三)揭牌,而儀式上紅布貼太緊,眾人拉斷引繩卻未成功揭幕,彭部長眼疾手快直接用手揭幕。記者許正宏/攝影
環境部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並於北、中、南、東四區分設區域培育中心,台灣師範大學今天舉行「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環境部長彭啓明(右三)揭牌,而儀式上紅布貼太緊,眾人拉斷引繩卻未成功揭幕,彭部長眼疾手快直接用手揭幕。記者許正宏/攝影

環境部彭啓明今天出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行的「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雙方同時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力培育淨零綠領永續專業人才。彭啓明表示,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讓企業受到不小衝擊,正評估向行政院爭取經費,以協助企業綠色轉型,目標在1至2個月內提出方案。

川普政府對等關稅原規畫對台灣課徵32%關稅,但9日宣布暫緩75國對等關稅90天,但仍改採加徵10%關稅。

彭啓明受訪表示,目前看來,對等關稅的衝擊很可能較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還大,但這不影響國內碳費徵收的期程,價格也不會打折,畢竟台灣的碳定價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目前企業都在提自主減量計畫,如果碳費徵收期程延後的話,國內減碳的速度就會慢下來,預計明天會提出企業的減碳獎勵措施。

彭啓明也指出,目前正評估和行政院爭取經費來設計一套協助企業綠色轉型的方案,目標1到2個月內能提出來,讓企業能更有提早減碳的意願。

另為加速培育2050淨零排放所需專業人才,環境部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日前3月28日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並於北、中、南、東四區分設區域培育中心,台師大即是北區培育中心的領頭羊。

彭啓明表示,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僅具備基本技能已不足以應對市場需求,須透過完整的培訓與實踐經驗累積,讓綠領人力蛻變為「綠領人才」,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表示,台師大超前部署淨零綠領永續人才培育,整合學術資源與數位技術,不但與企業產學合作,也導入AI科技進行碳管理。此外,為因應氣候變遷、能源需求等議題,綠領人才更顯重要,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

領軍「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的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指出,台師大在4月26日將開辦全國首場「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內容包含環境部「氣候變遷因應法」等最新政策,並將邀請業師分享企業案例。

關稅 環境部 彭啓明 川普

延伸閱讀

綠色行動力論壇5月7日登場 環境部長彭啓明:打造台灣低碳鏈

解決垃圾百岳遭酸靠這招 彭啓明喊話賀瓏:讓我說清楚

川普恢復塑膠吸管 彭啓明:考慮送些台製紙吸管給美國

桃園這掩埋場惡臭民怨批 彭啓明:明年底無露天掩埋場

相關新聞

台美談判不碰匯率? 卓揆:不敢斷言未來

台幣匯率歷經兩天升值近兩元引發「升值之亂」,為避免熱錢炒匯再讓台幣匯價飆升,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昨天表示,近期將對外資...

跨黨派立委團結束訪美行 盼避免雙重課稅法案納議程

我國跨黨派立委團結束訪美行程,今凌晨搭機返台。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已向美方詳盡說明台灣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及雙邊貿易不...

台列美關稅談判「優先四國」 完成首輪實體磋商

我國跨黨派立委團二日結束訪美行程,訪團成員表示,台灣在第一輪談判中,與南韓、日本、越南並列「優先四國」(First Fo...

鄭麗君、楊珍妮領軍 台美完成首輪關稅磋商

美國總統川普推出對等關稅政策,行政院經貿辦宣布,我方談判團隊在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的率領下,於美東...

卓揆:對美關稅談判 最低限度爭取稅率不高於競爭對手

因應美國政府對等關稅政策,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拜會朝野黨團,力拚在最短時間通過特別條例。卓榮泰向民眾黨立委表示,為了維持電...

因應關稅衝擊說明台灣立場 立院訪美團今晚出發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今晚率台美國會聯誼會、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訪問美國華府,將拜會國會山莊、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