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織襪業接獲美國客戶要暫停出貨 籲政府吸收關稅差額

美國提高關稅,對彰化織襪產業影響也很大,台灣織襪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翠霞說,已有美國客戶要他們4月先不要出貨,業界希望未來政府能補助關稅差額,讓他們的訂單不至於斷掉,才能繼續照顧員工,否則訂單若掉了,未來連員工都保不住。
彰化縣社頭鄉、田中鎮有織襪故鄉美名,早期業界不少是幫美國NIKE、愛迪達等知名名牌做代工,但後來訂單被中國、越南等地搶走後,部分業者轉型做內銷,而做外銷的織襪業者也經營的很辛苦。
黃翠霞說,他們的織襪多是銷往美國,有的品項原本進口關稅是16%,若再加上此次32%對等關稅,等於是高達48%的關稅,已有美國客戶要他們先停4月的訂單,先不要出貨,也希望他們自行吸收關稅。
台灣織襪工業同業公會會員約90家,若加上沒入會的小型業者有逾百家,年產值約32 億台幣,銷美比例約54%,原本產品依品項不同課徵4.6到18%進口關稅,若再加上此次提高的對等關稅,最高關稅將達50%。
黃翠霞說,政府還在跟川普政府協商降低關稅,目前細節都還沒確定,「他們很難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業界面臨高關稅的衝擊很大,會員向她反映,希望政府能吸收關稅差額,讓業界不至於掉外銷美國的訂單,也能讓台灣和美國維持外交友好。
「如果織襪業者倒了,倒楣的將是員工,而員工失業,也會影響消費力」黃翠霞說,不論政府祭出怎樣的紓困方案,都希望不是行政程序一推的紙上空談,不能畫大餅,要真正把錢撥下來,不能讓業者「看得到,吃不到」,否則業界會撐得很痛苦,最後將是連鎖效應。
社頭鄉樂活襪之鄉博物館企劃經理江珮斳說,他們早期是幫歐美NIKE、愛迪達等公司做代工,還在大陸設廠,約15年前從大陸撤廠返台,轉型為觀光工廠,新冠肺炎疫情前都還有接國外訂單,但疫情期間國外訂單幾乎沒了,景氣至今未完全復甦,但幸好他們已轉型以內銷為主的觀光工廠,否則這次「就很慘了」,業界現在都人心惶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