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課我高關稅 國安人士:川普難預測、台灣仍有3優勢

美國總統川普2日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等關稅,圈起處可見台灣遭美國課徵32%關稅。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2日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等關稅,圈起處可見台灣遭美國課徵32%關稅。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將向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國安人士表示,川普一如預期令人無法預測,不只台灣,各國對關稅計算方式都感到納悶,並全力因應中,這是所有先進國家共同面臨的議題。國安人士強調,政府會持續盤點受影響範圍並與美方交涉,貿易談判不能提早掀牌,請國人務必對政府、對台灣產業與市場有信心。

針對美國將向台灣課徵32%關稅,行政院今發聲明強調「這項稅率強烈不合理」,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經貿談判辦公室,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嚴正交涉。

國安人士表示,川普政府計算對等關稅的公式,的確一如既往具有不可預測性,令國際上先進民主國家都受到撼動、大感納悶,台灣周邊國家如日、韓,都在緊急應對處理。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已對美方表達遺憾至極之意,強烈要求美方重新調整措施」,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也發聲明,盼與美國官員舉行會談。

國安人士說,不只台灣,這是國際上所有對美有巨額貿易順差的先進民主國家,共同面臨的議題。

國安人士強調,台灣仍有優勢。第一,台灣是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再工業化的關鍵夥伴;第二,美國對台各項產業需求短期內不會減緩或消失,將持續存在;第三,美中貿易戰下,對台課徵高額關稅,可能變相拉高美國對中國競爭的成本。

國安人士表示,我政府行政及國安團隊將持續全面盤點受影響範圍,並持續與美方進行溝通,貿易談判不能提早掀牌,但在台灣整體經濟表現亮眼、股市資本市場健全的基礎上,政府有能力、有信心確保我國國家與產業利益,相信能化危機為轉機。

川普政府這次也將低價違規「洗產地」的轉運行為,作為稅率計算依據。國安人士說,台灣已有相關措施積極查緝違規轉運,嚴密預防相關情事。對等關稅造成短期衝擊難免,下周一台股開市也可能因此受挫,政府會祭出相應措施,降低對本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型產業的影響,盼社會各界放心。

黨政人士則說,對等關稅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在野黨及有心人士唱衰政府談判失敗,見獵心喜的行為相當惡質。日本日前宣布在美投資一兆美元,韓國也大舉赴美投資汽車產業,一樣被川普開徵高額關稅,再加上日、韓先前被徵25%的汽車關稅,整體關稅規模將超過台灣;中國的34%加上原本就開徵的20%,整體關稅將來到54%,「難道這也證明習近平無能嗎?」

黨政人士說,川普這次對主要貿易夥伴開徵高額關稅,目的是在透過高額關稅逼各國改善逆差或對美貿易條件,後續才是談判的開始。值此之際,希望在野黨與有心人士勿見縫插針,未來行政團隊與美方持續磋商、提出各項相應措施,朝野不分政黨更應共同支持,協助台灣業者站穩腳步、健全全球布局,將衝擊降到最低,讓台灣產業更加穩健,化危機為轉機。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課對等關稅 德國總理:攻擊全球貿易秩序「是錯誤的」

川普出重手課32%關稅 估我逾千億美元出口受衝擊、「這些產業」受重傷

全上名單!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全球 陸企出海步伐被迫放緩

川普掀關稅戰 林啟超形容「核彈級 surprise」:iPhone恐漲54%

相關新聞

4100億特別條例挨批胡搞 國民黨質疑6成與美關稅無關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會昨天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共三大面向、總計四千一百億...

雨天擴大撐傘!政院核定880億產業支持方案申請細節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核定8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不僅調整工業部門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措施,擴大受惠企業家...

美將開徵半導體關稅 醫師:川普打臉自己急找台階下

美國暫時豁免手機、電腦等相關產品關稅,醫師沈政男今天表示,這是川普向現實妥協,但又必須護著面子,自找台階下的說法。但行政...

880億元特別條例 政院:觀察情勢發展 最快17日出政院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措施,行政院推出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預計編列880億元特別預算,閣揆卓榮泰表示,行政院會最快17日通...

賴投書外媒 提「台灣投資美國隊」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賴清德總統投書彭博社,提出台美零關稅、增加美國進口和軍購、增加對美投資、取消所有非關稅貿易障礙等四...

賴總統投書彭博 4點回應川普對等關稅

賴清德總統9日投書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提出4點應對,包括台美零關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