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對台軍演 陸學者稱賴清德想拖美國等境外勢力入場

大陸官媒央視直播共軍對台軍演,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涉外關係研究室副主任陳桂清在節目中發表看法。(圖/取自央視新聞)
大陸官媒央視直播共軍對台軍演,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涉外關係研究室副主任陳桂清在節目中發表看法。(圖/取自央視新聞)

上月總統賴清德宣布17條因應措施,定調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共軍東部戰區1日起,再次於台灣周邊展開聯合演訓,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島」。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涉外關係研究室副主任陳桂清表示,賴清德的言論非常危險,顯然是要托美國等其他勢力入場,必遭懲治,大陸透過「軟硬兩手」,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動權。

在共軍東部戰區今晨宣布對台軍演後,除共軍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齊動,也對台大打「文宣戰」,發布軍事行動主題海報「進逼」,結合孫悟空動畫的軍演影片「降妖除魔」,東部戰區官方帳號、大陸官媒央視等也直播軍演過程,陳桂清就是在央視節目中,做出上述表示。

首先,就此次共軍軍演強調是為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台獨」分裂勢力。陳桂清認為,賴清德的17條措施,再一次暴露其頑固台獨本性,也展現其對兩岸領域反交流、反和平、反人性的面目,大陸絕不會容忍姑息,會堅決予以反制,會嚴厲地予以制裁。

陳桂清細數,從3月14日以來,大陸相關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透過「軟硬兩手」,進一步嚴厲懲治頑固台獨勢力和台獨的幫凶打手,也進一步的去促進兩岸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例如3月中旬聯合演訓,今日又發布針對台獨勢力的軍事行動,和國台辦先前上線針對台獨幫兇打手的舉報專欄等。

在軟的方面,陳桂清說,大陸相關部門也不斷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包括推出對台胞證、居住證的便利措施等,進一步掌握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主動權。

陳桂清認為,賴清德的謀獨挑釁行為,嚴重傷害台海和平穩定,非常危險,將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後果嚴重,企圖將台灣民眾綁上台獨戰車,背離民意,同時升高兩岸對立,讓「兵凶戰危」的氛圍進一步濃厚,再者,也嚴重影響區域和平穩定。

他說,賴清德此舉顯然是要托美國等其他勢力入場,為其台獨的政權進行服務。

因此,陳桂清認為,面對台獨勢力的頑固挑釁,第一方面,兩岸民間人士應攜起手來共同反對,第二方面,要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例如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率團來大陸訪問,給台灣發出明確信號,就是兩岸交流有助於台海和平穩定,不能停,不能少,也是擋不住的。

第三方面,陳桂清說,要進一步揭批賴清德謀獨挑釁的嚴重危害,讓兩岸民眾認識到,台獨分裂的後果非常嚴重,很可能葬送和平,只有讓台灣和國際社會更多人了解到賴清德的台獨本性和嚴重後果,才能匯聚起更多力量去遏制台獨挑釁,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就此次對台軍演,共軍東部戰區還發布軍事行動主題海報「進逼」。(圖/取自東部戰區公眾號)
就此次對台軍演,共軍東部戰區還發布軍事行動主題海報「進逼」。(圖/取自東部戰區公眾號)

軍演

延伸閱讀

教產批南市推課室英語充斥作假文化 教局:在乎優質學習

【重磅快評】連提解凍報告都懶 劉世芳愧對75萬租屋族

影/4成7民眾反對大罷免 趙少康批賴清德總統製造對立

支持反對大罷免民調呈兩極 趙少康嘆分裂:賴清德沒資格當領袖

相關新聞

「海峽雷霆」軍演 陸模擬打擊我天然氣接收站

共軍連兩日對台軍演,昨公布演練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在共軍東部戰區發布的影片中,可看到共軍首度公開以我天然氣接...

共軍宣布軍演「圓滿完成」 強調堅決挫敗台獨

在昨、今日持續對台軍演下,共軍東部戰區2日晚間宣布,「圓滿完成聯合演訓各項任務,全面檢驗了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共軍...

回應賴17條 共軍演訓「多向抵近台島」

共軍東部戰區昨天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在台灣周邊聯合演訓,首度納入「要域要道封控」,提升封鎖台海能力。大陸海警艦艇編隊昨同...

中共軍演!海警船航近馬祖東引海域 海巡驅離成立應變中心

中共東部戰區於今上午7時許發布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執行聯合演訓,中國海警接續表示海警編隊將在我國周邊海域進行執法巡查。海巡...

外媒:共軍正強調台灣能源弱點

中共解放軍二日在台海軍演,網路社群一日傍晚流出一張中油LNG船航行路線圖顯示「在海上排徊」,網友質疑LNG船受解放軍軍演...

歐盟報告批北京對台立場 陸使團:「台灣問題」是紅線

歐洲議會於4月2日通過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及「共同安全暨防衛政策」兩項去年度執行報告的決議文,當中批評北京對台灣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