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耐心用盡!傳川普上周已向幕僚表態:俄烏談判卡關不如撤手

大學甄試失敗經驗能加分 教授看中學習歷程撰寫反思

高雄女教師散步「警抓錯人」 鳳山7警懲處出爐

緬甸8.2強震災情為何那麼嚴重?專家曝主因:破壞力前所未見

緬甸中部地區28日發生規模8.2強震,災情嚴重程度前所未見。美聯社
緬甸中部地區28日發生規模8.2強震,災情嚴重程度前所未見。美聯社

緬甸中部地區28日發生規模8.2強震,震央位在實皆省(Sagaing),震源深度僅約10公里,連鄰國泰國亦感受到強烈撼動,專家警告死傷人數與經濟損失恐持續攀升。路透報導分析,此次災情為何如此嚴重?

緬甸的地震風險有多高?

緬甸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是全球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國家之一。然而,儘管實皆省位於活躍斷層帶,過去發生大規模、具毀滅性地震的情況相對較少。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震專家沃克(Joanna Faure Walker)指出:「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邊界大致呈南北走向,貫穿緬甸中部。」她解釋,這些板塊以不同速度水平滑動,導致所謂的「走滑斷層(strike-slip)」型地震。

她表示,與蘇門答臘等地的「隱沒帶(subduction zone)」地震相比,這類地震通常威力較小,因為隱沒帶地震發生時,一個板塊會滑入另一個板塊下方,釋放出更強烈的能量。然而,即便是走滑斷層型地震,仍然可能達到規模7至8的高強度地震,對沿線城市與基礎設施構成嚴重威脅。

為何這次地震破壞力如此大?

實皆省近年來也曾遭受多次地震襲擊。像是2012年發生的規模6.8地震,導致至少2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但此次強震的破壞力遠超過過往地震,專家認為主因在於震源深度極淺。

英國地質調查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名譽研究員穆森(Roger Musson)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僅約10公里,這使得震波能量幾乎無衰減地傳遞至地表,導致更嚴重的破壞。

穆森解釋,「由於震源淺,震波從地震發生的焦點傳至地表時幾乎未被削弱,建築物直接承受完整的震動衝擊,這是本次地震造成嚴重破壞的關鍵原因之一。」他進一步解釋,不應僅關注震央位置,因為「地震波並非僅從震央輻射出去,而是沿著整條斷層線擴散。」

緬甸的地震防災準備如何?

穆森補充,地震災害評估通常基於歷史地震數據、緬甸的地理位置以及整體防震準備程度。實皆省過去較少發生大規模地震,這意味著當地的基礎設施可能未按照耐震標準設計,導致這次災害的影響可能比預期更加嚴重。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震專家麥奎爾(Bill McGuire)表示,「這次地震可能是緬甸本土近75年來最強烈的一次。」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地震災害計畫28日發布的初步評估,本次強震的死亡人數可能達到1萬至10萬人,而經濟損失可能高達緬甸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0%。

地震 緬甸 緬甸強震

延伸閱讀

緬甸強震規模7.7還是8.2?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解釋了

緬甸強震波及「KK園區」?他揭當地災況 受困豬仔絕望訊息曝光

緬甸地震致雲南1705人受災 陸稱「胞波」情誼已派救援隊出發

父愛偉大!緬甸強震 曼谷泳池玻璃牆被震碎…父腳踩碎片抱2孩逃命

相關新聞

5.1餘震再襲緬甸 民眾尖叫奔逃

緬甸中部卅日又發生規模五點一餘震,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震央附近居民指出,這是廿八日規模八點二地震以來,感受最強的餘...

中泰合資大樓「爆炸式倒塌不正常」!專家指恐有2問題

紐約時報報導,緬甸中部實皆市(Sagaing)28日發生規模8.2強震,卻波及千公里之外鄰國泰國,曼谷一棟興建中的30層...

緬甸8.2強震 已1644死 美估罹難者破萬

緬甸中部廿八日發生規模八點二地震,截至廿九日,至少已一六四四人罹難、三四○八人受傷,及至少一三九人下落不明。震後當地通訊...

緬甸規模7.7強震恐數千死傷 軍政府罕見對外求援

緬甸中部當地時間廿八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七強震,震央鄰近第二大城瓦城,遠在千里之外的泰國曼谷都感受到強震,造成一棟興建...

陸衛星影像曝強震慘況!緬甸瓦城從蔥綠變土棕色 阿瓦大橋斷成好幾截

緬甸中部28日發生強烈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由於軍政府統治下,緬甸對外訊息封閉,外界對緬甸地震災情所知有限...

緬甸大震災:想捐款卻害怕被軍政府利用?國際捐助有哪些途徑

2025年緬甸強震邁入第四日,已知至少2,056人死亡、3,900人受傷,許多地區還無法與外界聯繫,死傷與失蹤情況仍在擴大,美國地質調查局評估罹難者可能達上萬人。面對巨災,緬甸軍政府不僅缺乏大規模救災經驗,災後還未放棄攻打反抗軍,加上過往貪腐紀錄等等,令外界對其救災行政能力深感質疑。亞洲公民未來協會(ACFA)指出,目前聯合國已確認將與軍方協同救災。而在台灣,不少網友也希望捐助救災,卻不免擔心款項會落入軍政府手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