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署調查 央廣:完全配合

中央廣播電台。記者林伯東/攝影
中央廣播電台。記者林伯東/攝影

針對廉政署調查央廣涉嫌詐領案,央廣表示,對四年前來賓車馬費事件,尊重廉政署調查,也完全配合,不予評論。央廣表示,已完成的調查報告都已陳報主管機關文化部,尊重文化部對該案的後續處置。

至於導播李菁指控職場霸凌案部分,央廣說,對職場不法侵害案一向抱持高度重視且零容忍的立場,內部也參考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所頒布「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指引」制訂「職場不法侵害作業要點」,訂有相關處理標準作業規範。所有申訴案都秉於實事求是、毋枉毋縱原則,審酌當事人提供事證、聲請調查證據進行調查,也會在尊重當事人權益的前提下,盡速通知當事人調查結果。

央廣表示,在接獲李姓員工疑似職場不法侵害通報案後,央廣均依上述作業要點成立專案委員會,進行案件調查與審議。專案委員會指派副總台長擔任召集人,成員包含外聘兩位專家(律師)以及央廣工會代表與非當事人所屬部門經理。

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

中央廣播電台涉嫌向陸委會詐領車馬費情事,央廣工會發出兩點聲明表示,當年疑點仍未釋疑,希望檢調查出真正幕後黑手及嚴辦該負責的人,不要讓央廣基層承辦同仁背鍋;工會也呼籲央廣打造對吹哨者友善的職場,不要再造成職場霸凌。

這份聲明獲得央廣工會全體理監事一致通過,聲明表示,聽聞停止調查多年的陸委會詐領案又開始調查,可讓央廣學習到什麼是偽造文書、什麼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經過這次教訓,上上下下都應學習到,違法的事一丁點都不能碰。因陸委會及央廣都是拿著公帑預算,一分一毫皆是民脂民膏,更應守法。該案件當初經過文化部行政調查,發現很多疑點後移送檢調進行後續偵查,該案還有許多疑點未釋疑,如今繼續調查,希望檢調能查出真正幕後黑手及嚴辦該負責的人,不要讓央廣基層承辦同仁背鍋。

工會也表示,經查被霸凌的工會會員,就是當年揭發央廣詐領陸委會弊案的同仁,該員揭弊後,「節目收聽及點擊率皆名列前茅下,連續考績拿乙等」,實在無法讓人不聯想到是公報私仇,希望央廣能打造對吹哨者友善的職場,否則至今犯法不自知,錯誤仍繼續進行。

偽造文書 勞動部 央廣 廉政署 文化部 職場霸凌 衛生署 陸委會

延伸閱讀

兩岸觀光開放 陸委會:先循小兩會溝通協商

赴陸港澳旅遊警示 陸委會:沒有調升必要

教育部拋中小學避免兩岸交流 陸委會:不會一概禁止

台鐵新董座人選 工會:熟稔台鐵事務人選較洽當

相關新聞

廉政署查央廣詐領案 逾2千筆領據有異

中央廣播電台四年前發生車馬費造假爭議,當時文化部要求央廣委外調查,調查報告被列為不公開的密件。廉政署近期展開調查,根據揭...

央廣涉詐領 文化部:缺內控機制

前立委李德維曾質詢央廣詐領爭議,時任文化部長李永得答詢時公開表示,他不滿意央廣行政調查,要求對外聘請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對...

反擊央廣 吹哨者聲明:涉案者都升官 一樁見不得光的詐領案

央廣詐領案延燒,「吹哨者」李菁今天發出最新聲明表示,央廣稱本案為「陳年沉痾」,意圖將此案淡化為單純制度疏失、試圖掩蓋其背...

影╱央廣車馬費造假 李遠:法律允許範圍全公開並改革

廉政署近期展開調查中央廣播電台四年前發生車馬費造假爭議,當時文化部要求央廣委外調查,調查報告被列為不公開的密件。文化部長...

廉政署查央廣詐領案 李遠:法律允許範圍盡量全公開

中央廣播電台4年前爆車馬費造假爭議,當時文化部要求央廣委外調查,調查報告被列不公開密件,廉政署近期展開調查。文化部長李遠...

4年前車馬費舊案惹議 央廣:已杜絕違規不法

中央廣播電台今天回應媒體報導「廉政署查央廣詐領案,逾2000筆領據有異」時表示,這是4年前舊案及缺乏新事證的炒作。央廣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