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少人關切!鄭明典:颱風之外顯著豪雨災害幾乎發生在「梅雨季」

影/沙鹿向上路長下坡聯結車撞22車10人傷 3人在加護病房

川普就任百日民調出爐!支持度跌到39%創80年新低 招牌議題掉漆

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 研調評估:至2030年台灣產能仍逾8成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若台積電新增的三座廠區擴產進度順利,預計最快2030年後才會陸續進入量產,2035年推升台積電在美國產能至6%,但在台灣的產能占比仍將維持或高於80%。(美聯社)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若台積電新增的三座廠區擴產進度順利,預計最快2030年後才會陸續進入量產,2035年推升台積電在美國產能至6%,但在台灣的產能占比仍將維持或高於80%。(美聯社)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台積電(2330)近日宣布提高在美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投資,總金額達1,650億美元,若新增的三座廠區擴產進度順利,預計最快2030年後才會陸續進入量產,2035年推升台積電在美國產能至6%,但在台灣的產能占比仍將維持或高於80%。

TrendForce表示,為應對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2020年台積電宣布在美國Arizona興建第一座先進製程廠時,便擬定在當地設置六座廠區的規劃。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和關稅問題越演越烈,必須加快擴廠推進時程。

2018年以後,全球貿易紛爭、新冠疫情等加速供應鏈分化,各地政府亟欲建立在地產能。根據TrendForce統計,2021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仍以台灣為主,先進製程和成熟製程占比分別為71%和53%。預期經過海外一連串的擴產行動後將出現變化,2030年台灣的先進製程產能占比將下降至58%,成熟製程則是30%,美國和中國大陸分別在先進和成熟製程市場積極擴張。

TrendForce指出,由於美系客戶占TSMC先進製程採用量比例最高,擴大投資美國的計畫勢在必行,本次除宣布增設三座先進製造廠區,更擴及至HPC所需的兩座先進封裝廠和研發中心,未來Arizona將成為TSMC於海外的先進科技園區,以完善客戶需求。

台積電在美國擴大投資引發技術外移的擔憂,但觀察其產能和製程布局,Arizona phase 1-3規劃的產能遠低於台灣廠區,後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擴張美國產能可以降低過度集中製造的風險,但潛在成本壓力恐將轉嫁至美系IC客戶,導致零組件甚至終端產品售價上漲,進而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

TrendForce觀察,目前台積電 Arizona phase 1甫進入量產,phase 2、phase3仍在建設中,預計2026年至2028年間啟動量產。近日宣布新增的廠區實際執行時間尚待觀察,短期內尚未對產業造成實質的衝擊,中長期是否會因成本壓力而導致成本轉嫁仍值得關注。

半導體 台積電 布局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台積電赴美大投資 家登董座邱銘乾:台灣「當責」文化 會守住台積

綠指在野唱衰台積電對美投資 藍促先說明對應措施

台積電美國設廠 富邦投信:短線關稅利空化解

台積電變「美」積電?蔣萬安提3點憂心向賴清德喊話

相關新聞

「魏哲家是不是該抓起來?」 趙少康質疑台積電赴美投資涉外患罪

「護國神山」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1千億美元,引發關注。賴總統偕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舉行聯合記者會釋疑,表示投資案沒有來自美國壓力,政府充分掌握,對台灣沒有影響,未來也會根留台灣,但經濟部長郭智輝卻表示事先不知情。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質疑,台積電將高階技術、研發中心移轉美國,究竟事先有沒有獲得賴政府同意?如果沒有,「魏哲家是不是應該抓起來?」

台積電美國大投資還被員工告 台積電:提告員工目的是煽動並誹謗

針對台積電在美國提出千億美元大投資竟還被美國員工告,台積電今日做出回應,表示公司不評論正在訴訟中的案件。但公司為3000...

童子賢:政府須反省人力、電力供應 希望台積多投資台灣

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千億美元,和碩集團董事長、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童子賢昨天表示,站在他個人私心的立場,還是...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 郭智輝:政府事前不知

台積電將對美國擴大投資千億美元,外界憂心「護國神山」出走。國民黨立院黨團昨提案,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到立法對此進行專案報告...

台積赴美投資 賴總統:沒有美國壓力

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國內外高度關注,賴清德總統昨偕同魏哲家出面,賴總統強調,政府在台積電赴美投資過程,沒有來自美國的壓力...

新聞幕後/魏哲家近3月頻赴美…小心翼翼 配合川普

短短六十小時內,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連續在兩位總統陪同下舉行記者會,套句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在白宮記者會時對魏哲家的短評,「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