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學霸科展抄襲違反研究倫理 台大醫學系錄取資格遭撤銷

沈慶京羈押就診273次有生命危險?交保得找到「2億」身價的人

慟!《無人知曉》31歲女星姜瑞夏癌逝 弟弟悲慟發文「來世換我照顧妳」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批四接違法闖關環評 今依法提告

協和四接昨闖關環評大會,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此次大會有多處違法,今將依法告發。記者李柏澔/攝影
協和四接昨闖關環評大會,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此次大會有多處違法,今將依法告發。記者李柏澔/攝影

耗時7年、6次環評初審,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昨成功闖關環評大會,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於今天召開「四接環評嚴重違法 立即撤銷無效結論」記者會表示,即使小組揭露環說書資料缺失、土壤汙染項目超標、涉及登載不實等,但最終仍以17位環評委員全數支持無條件通過,嚴正指出此次大會違法之處,今將依法告發。

基隆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發言人陳薇仲表示,昨天環境部與環評主席葉俊宏對嚴重程序問題與民意充耳不聞,不斷強力推進程序,甚至放任正方里長進入毆打反方意見者且毫無制止,最後更帶著環評委員躲入密室審查並做出結論,17位委員全數無異議一致支持爭議重大四接無條件通過,除顯示環委對台電涉及隱匿土汙資料甘願背書,更顯示環境部以程序暴力為民進黨政府失控的能源轉型政策暴力開路,小組將直接提告,更不會對如此明目張膽的民進黨政府的政策極權停下抗爭行動。

基隆市議員陳冠羽強調,四接案送出環評大會除了將帶來因發電量暴增一同增加的空汙量外,現行協和燃油3、4號機組也不會立即除役,前任市府時期已經核發固定汙染排放許可期限至2025年6月底,數次環評會上卻沒有委員提出任何要求,前陣子也收到吹哨者提醒台電有意將老舊機組再度延長,直到2028年3月中旬才除役,同時參照中火燃氣二期作法將燃油機組轉為緊急供應電源,未來隨時調度使用,基隆世世代代將繼續承受空汙、酸雨之苦。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吹哨者爆料協和電廠內土壤的「總石油碳氫化合物」及「多氯聯苯」汙染超標,基隆市政府出席環評會議時已明示下周會依法入廠查證,但環境部官員及環評委員不願等待汙染調查結果出爐,而是急著在昨天做出通過的環評結論,對國民健康與環境的漠視態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說,台電與泰興顧問公司兩家明知總石油碳氫化合物及多氯聯苯超過管制值,但今年2月版的評估書竟記載皆低於土壤汙染監測標準值,明顯違反環評法第11條規定,依同法第20條應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3萬元以下罰金,今天就會依法告發。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昨日協和四接環評大會一如預期以輾壓通過,這個決議不僅僅是對基隆港市的未來與安全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同時也正式對國人宣告,接下來台灣面對大燃氣時代的到來,隨之而來天然氣接收站的搶建潮,送到環評會都會無條件保送通過,十足展現經濟部與環境部聯手以能源極權宰制氣候民主的政策暴力。

環評 四接

延伸閱讀

四接環評通過 台電:新機組最快2032上線

四接通過!基隆市府:不符民意期待 未來將最高標準檢視

環評審查通過!協和電廠四接大事記一次看

四接通過!藍批基隆埋不定時炸彈 綠指北部不缺電的解方

相關新聞

四接環評闖關成功 民團批環境部強行運作

耗時七年、六次環評初審,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昨成功闖關環評大會,在與會十七名環評委員提出納入三項建議後,一致同...

冷眼集/四接演完爛戲 環評淪過水程序

台電四接昨天一如外界預料闖關環評大會,完全印證所謂踐行公民參與程序真的只是走走程序而已,一切都照著早就寫好的劇本走,環評...

批四接環評違法 環團狀告台電

台電協和電廠四接前天成功闖關環評大會,不過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質疑,台電隱匿土壤汙染超標,環說書資料缺失等,昨為此向台北地...

蔡嘉陽:昔自稱環保人士 已失核心價值

四接爭議不斷,昔日成功阻擋國光石化案的彰化縣環保聯盟前理事長蔡嘉陽昨批評,許多昔日自稱環保人士者,淪為配合政府的意志,從...

四接過關 王醒之告台電環保處長違反環評法、登載不實

耗時7年、6次環評初審,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昨成功闖關環評大會,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今天正式到台北...

四接環評委員噤若寒蟬 立委:民主社會最大的悲哀

耗時7年、6次環評初審,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昨成功闖關環評大會,與會十七名環委全數贊成通過且無人反對,與會立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