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務院恢復國際學生簽證面談!不符合1前提恐被拒簽

美國「孤兒列車」:送走20萬名孩子的巨型社會實驗

北海道外海規模6.1地震 最大震度4、無海嘯之虞

歷時近7年…四接今闖關通過 環團怒「台灣環評已死」:將提司法訴訟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今天在一片陳抗聲中通過環評大會。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會後批評台灣環評制度已死,今天開會只是過過水。記者葉冠妤/攝影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今天在一片陳抗聲中通過環評大會。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會後批評台灣環評制度已死,今天開會只是過過水。記者葉冠妤/攝影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歷時近7年、6次初審會議,今天在一片陳抗聲中的環評大會通過。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批評,出席的環評委員全數同意開發案,且幾乎是無條件同意,令人悲憤,可說是台灣環評已死,接下來將準備走司法訴訟程序,對於台電內部吹哨者爆料的土壤汙染資訊,也會在明天正式提出刑事告發。

王醒之說,今天聽到幾個荒謬絕倫的決定,出席的17個環評委員全數同意開發案,而且幾乎是無條件同意通過,讓人非常悲憤,四接案從初審、專三審、專四、專六審小組會議到今天的大會,外界都不斷提出諸多不合理之處,今天也整理10大理由,但在結論裡幾乎都沒有得到明確回覆。

他說,除行政程序的不公平、不合理,對於爆料者提出土地汙染新事證,很遺憾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環評委員直接以質問態度面對台電,並且要求明確答覆,委員們都是客氣詢問,這讓他對現在環評制度高度不信任,經過這場會議,可直接宣布台灣環評已死,公民幾乎不太有機會發聲,意見也無法在程序中好好被討論,只能不得不用干擾會議方式宣稱會議不合法也不合理,不該被召開,甚至結論應被撤銷。

王醒之強調,環評大會絕對不是協和四接爭議的最後戰場,接下來將準備進入司法,提出爭訟,另一部分是針對台電內部爆料者提供土壤汙染資訊,明天就會正式提出刑事告發。

他預告下個戰場將回到地方,初步了解基隆市最快下周四就會展開現勘,市府在民意支持下也反對四接案,而這不只是基隆人的戰爭,也是全國民眾面對國家走向天然氣上癮死胡同的戰爭。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則呼籲基隆市府,必須基於權責調查協和電廠內的土壤、地下水汙染情況,該整治就整治,該禁止開發就禁止,且台電尚未申請3.0版填海方案,基隆市府應要求台電申請,申請沒過就不能填海造地。

蔡雅瀅說,對環評結果失望,也對環境部徹底死心,評估書第6章公布不到7天就強行召開會議,昨天內部爆料者說有土壤汙染,但好像沒有環評委員在乎這件事,也不需要要求調查,她不是認為四接絕對不能通過,但連調查都沒有要等,就急著保送台電畢業,讓人非常失望。她也最不能接受台電不斷說法,明明協和改建後碳排放增加3倍,卻到現在仍在謊稱減少。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則質疑,台電對土地污染部分宣稱是自主抽樣調查,但抽樣點位卻沒講清楚。此外,台電自己說土地整治完才會開發,環評委員卻幫忙開後門,未納結論,只要持續監測就好,根本是自廢武功,懷疑結論根本早擬好,今天會議只是過水。

環評 環境部 基隆 四接

延伸閱讀

環評審查通過!協和電廠四接大事記一次看

四接審查未開始爆發衝突 登記發言51人均可入場

台電副總盼四接環評過關 王醒之:有輾壓通過心理準備

對比10多年前審國光石化案 王醒之痛批環境部升格卻退步

相關新聞

四接環評闖關成功 民團批環境部強行運作

耗時七年、六次環評初審,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昨成功闖關環評大會,在與會十七名環評委員提出納入三項建議後,一致同...

17名環評委員一致同意 四接環評闖關成功

環境部今天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四接環評從初審到今天的環評大會一直出現大小不一的衝突,以及公民參與、港務、...

影/四接環評爆激烈衝突推擠 群眾衝進主席台舉牌要求立即停止審查

環境部今早於環評大會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後主席經現場委員同意,9點半前51位登記發言民眾均可入場發表意見...

冷眼集/四接演完爛戲 環評淪過水程序

台電四接昨天一如外界預料闖關環評大會,完全印證所謂踐行公民參與程序真的只是走走程序而已,一切都照著早就寫好的劇本走,環評...

批四接環評違法 環團狀告台電

台電協和電廠四接前天成功闖關環評大會,不過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質疑,台電隱匿土壤汙染超標,環說書資料缺失等,昨為此向台北地...

蔡嘉陽:昔自稱環保人士 已失核心價值

四接爭議不斷,昔日成功阻擋國光石化案的彰化縣環保聯盟前理事長蔡嘉陽昨批評,許多昔日自稱環保人士者,淪為配合政府的意志,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