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審查通過!協和電廠四接大事記一次看

環境部今天召開第28次環評大會,審查通過「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環境部今天召開第28次環評大會,審查通過「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環境部今天召開第28次環評大會,審查通過「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俗稱四接環評)。以下為四接大事記。

●民國106年,為穩定北北基供電,台電進行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燃油改燃氣),並在電廠旁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俗稱四接),提出「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106年底提出環評報告,最初1.0版提出填海造地達29.25公頃、涉及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且緊鄰外木山漁港。

●民國109年9月24日,基隆市政府發函台電,關於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指2.0版)重疊基隆市政府所轄「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範圍,原則同意開發。

●民國109年12月22日,環評初審會議,為縮減港型後的替代方案,由原規劃29.25公頃縮減為18.6公頃(2.0版)。環評委員要求強化施工與營運期間可能的意外災害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影響與範圍的緊急應變計畫、環境保護對策,要求補充修正後再審。

●民國111年6月1日,時任基隆市議員王醒之等人發起「護海公投」提案,強調若「四接」填海造地,將活埋7萬4000多株珊瑚。

●民國111年6月17日,「護海公投」第1階段2475份提案書送交基隆市政府。

●民國111年7月7日,因應外界擔憂當地珊瑚生態受衝擊,台電在第4次環評初審會議,提出協和電廠3.0版「四接東移」方案,填海面積從2.0版的18.6公頃,降到14.5公頃,環評結論仍為補充修正再審。

●民國112年4月21日,基隆市政府2023年3月31日通過「基隆護海公投」審查,市長謝國樑認為此案應屬地方自治事項,允許進入第2階段連署程序。但行政院認為已違背憲法及中央法規,依法撤銷。

●民國112年5月25日,第5次初審會議,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闖入,會議因此中斷,原訂6月2日再度召開因故延期。

●民國112年5月31日,基隆市長謝國樑認為,因台電所提方案已不同,市府廢止2.0版原則同意公文,要求台電重提申請;台電表示,將透過適當管道提出行政救濟。

●民國113年1月29日,第5次環評初審延續會議時,原訂台電補件期限至113年1月底,但台電提出專家學者現勘所提意見及審查書面意見的答覆,需持續收集資料,要求延期至113年7月底。

●民國113年7月29日,台電再次申請環評展延,期限至113年12月底。

●民國114年1月17日,基隆市長謝國樑出席第6次初審會議,要求就3.0版本重新提送申請。最後決議「補件再審」及「建議通過及不同意開發兩案併陳送環評大會」兩案併陳送環評大會。

●民國114年2月19日,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呼籲環評初審仍有疑義尚未釐清,應退回專案小組實質審查。

●民國114年2月26日,環境部召開環評大會,審查通過四接環評。

環評 四接

延伸閱讀

鄭文婷控罷免連署抄名冊 紀文荃反指綠雙標:請提證據

影/四接環評爆衝突 反對群眾舉牌要求立即停止審查

四接環評親自坐鎮 謝國樑:須百分百確保市民安全

四接環評大會26日召開 基市長謝國樑:會親自出席、發言著重確保安全

相關新聞

四接環評闖關成功 民團批環境部強行運作

耗時七年、六次環評初審,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昨成功闖關環評大會,在與會十七名環評委員提出納入三項建議後,一致同...

17名環評委員一致同意 四接環評闖關成功

環境部今天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四接環評從初審到今天的環評大會一直出現大小不一的衝突,以及公民參與、港務、...

影/四接環評爆激烈衝突推擠 群眾衝進主席台舉牌要求立即停止審查

環境部今早於環評大會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後主席經現場委員同意,9點半前51位登記發言民眾均可入場發表意見...

冷眼集/四接演完爛戲 環評淪過水程序

台電四接昨天一如外界預料闖關環評大會,完全印證所謂踐行公民參與程序真的只是走走程序而已,一切都照著早就寫好的劇本走,環評...

批四接環評違法 環團狀告台電

台電協和電廠四接前天成功闖關環評大會,不過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質疑,台電隱匿土壤汙染超標,環說書資料缺失等,昨為此向台北地...

蔡嘉陽:昔自稱環保人士 已失核心價值

四接爭議不斷,昔日成功阻擋國光石化案的彰化縣環保聯盟前理事長蔡嘉陽昨批評,許多昔日自稱環保人士者,淪為配合政府的意志,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