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醫院遭駭客攻擊再添一起 中壢長慎醫院8萬人個資恐曝光

退休生活無聊又不想花大錢出國? 60歲女曝「超省類旅遊」

比去年多12萬!白沙屯媽進香報名28日截止倒數 爆量突破30萬人

陽光行動/國人信賴大醫院 分級醫療難推

最近藝人大S在日猝逝,引發轉診的討論,許多人終於了解,原來「直接衝大醫院」是只有在台灣才有的事情。前健保局總經理、陽明交大教授張鴻仁指出,在台灣去那兒看病都很方便,「怎麼限制大家不去大醫院?」他認為台灣人已經用自己的智慧,發展出一套自己轉診的制度。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鄭守夏也說,國內分級轉診的主要問題是民眾不大接受,「民眾自己把自己分級」,民眾基於自身需求與經驗,在心中自我醫療分級。

張鴻仁認為,生病想要去大醫院治療是人之常情,「爸媽生病,你會讓他們從小診所開始一路轉嗎?」一定是先往有規模的醫院跑,他建議,對於某些疾病的照顧,轉診應該倒過來,醫學中心把病人顧好了,再轉去下面層級的醫院好好照顧,這樣比較符合需求和人性。

鄭守夏也說,若無分級醫療,基層診所可能很難生存,應推行家庭醫師制度,由對你和家人最熟悉的醫師做第一道診斷把關,再提醒民眾就醫,但國內民眾太相信專科,大家不覺得家醫科和一般科醫師很厲害,這是醫療文化問題。

台大院長吳明賢坦言,民眾選擇醫院,對醫院的信賴感很重要。他上班第一件事一定去急診,要求各單位打開公床收病人,有人急診等了三天仍等不到床,建議轉院,但病人堅持要等,「台大醫院不可能趕病人。」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分級醫療還是要做,應從基層診所目前進行的糖尿病共照網、大家醫計畫等著手,超高齡社會慢性病患一定愈來愈多,應讓罹慢性病的民眾在基層獲得良好照顧。「醫師不是只有看病,更要讓民眾不生病。」楊志良說。

分級醫療 台大醫院 醫師

延伸閱讀

急診擁塞難解 專家憂惡性循環:台大開10間急診仍會塞

獨/急診醫學會提出3大建議 拋急診護病比、緊急預備金

衛福部開錯處方? 台大急診醫:腹瀉流感非塞床主因

急診壅塞但半數患者是輕症 林靜儀拜託大醫院協調病房

相關新聞

健保30年 邁向永續還是大限?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一日,全民健保正式上路。當天聯合報頭版標題「公勞農保畫上句點,全體國民享有同樣醫療條件」,為健保開辦寫下...

健保30年 改革已到深水區…面臨三大挑戰

享譽全球的健保制度,今年邁入卅年,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昨於「健保卅周年永續研討會」指出,健保改革已經進到「深水...

專家:臨終照顧風氣不改 加護病房永遠不夠

高齡和少子化讓健保永續成挑戰,「無效醫療」更可能成為壓垮醫護的稻草。北市聯醫前總院長黃勝堅表示,民眾及醫師對死亡議題不重...

觀察站/為健保續命 政府要拿出魄力

全民健保是台灣最重要的社會安全工程,三月一日就是開辦卅年,從籌備處時期到歷任衛生署、健保局官員連兩日齊聚「健保卅永續研討...

新聞眼/健保初衷 政府還記得嗎

全民健保創辦精神是不讓國人「因病而貧、因貧而病」,制度推動至今卅年,本應是走向成熟穩健的制度,如今卻深陷重重困境,「健保...

陽光行動/高齡、少子 保費恐壓垮年輕世代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同時受到少子化夾擊,連龍年效應都失靈,生育率持續下探創新低。人口結構變遷,實施卅年的健保制度備受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