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教練駁性侵未遂發4聲明 反咬陳天仁「自願且主動引導」

第2輪談判下周登場 美方派他露玄機?準備因應北京強打「稀土牌」

美中第二輪貿易談判預定9日在倫敦舉行,觀察家預期,北京將進一步打「稀土牌」,促使美方放寬對中國大陸某些技術出口管制。圖/AI生成
美中第二輪貿易談判預定9日在倫敦舉行,觀察家預期,北京將進一步打「稀土牌」,促使美方放寬對中國大陸某些技術出口管制。圖/AI生成

美中第二輪貿易談判預定9日在倫敦舉行,觀察家預期,北京將進一步打「稀土牌」,促使美方放寬對中國大陸某些技術出口管制,例如半導體而這回主掌美國出口管制事務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加入談判,似已預告這方面有談判空間

美國總統川普6日表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同意」讓稀土礦物與磁鐵出口至美國,但未詳述何時會恢復出口,也未提及可能釋出的稀土數量。北京方面則對稀土隻字未提,只表示正認真遵照上月在日內瓦敲定的美中貿易休兵協議行事。

中國大陸掌控全球90%的稀土加工,4月4日起對部分稀土礦物和磁鐵實施出口管制,還擊川普的「對等關稅」。新制並未完全禁止稀土出口,但出口必須事先取得政府核准。

根據CNN報導,向大陸當局提出諮詢的中國大陸學者表示,北京不僅不打算棄打稀土這張王牌,可能還會善加運用,逼華府放寬旨在阻擋中國大陸取得美國先進半導體與尖端技術的出口管制措施。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說,未來兩周,即使更多美企申請的稀土出口獲准,整個出口許可證制度仍會繼續實施。他說,根據中國大陸商務部規定,從出口許可證的申請到核准,整個程序走完費時多達45天。

吳教授說:「原則上,我可以同意出口給你,但步調要加快或減緩由我決定。實際上,就技術層面而論,這也要視雙邊經貿關係的整體氛圍而定。若是雙邊關係良好,我就可能快一些;若是不好,我就慢慢來--由於我仍照著標準程序行事,你也不能說我違反協議。」

中國美國商會6日表示,大陸供應商最近已收到為期六個月的出口許可證,但不確定性並未消,因為申請案件大量堆積。

北京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金燦榮說,從川普對稀土重視的程度,可見北京打「稀土牌」多有效。他說:「我之前不了解這張稀土牌這麼重要,現在美方顯然急於解決這個問題。然而,我方當然會把稀土與其他議題掛鉤--美方正限制中國取得晶片和噴射機引擎,那麼,中國當然有各種理由善用這張牌。」

中國大陸一些學者認為,既然川普宣布執掌美國商務部的盧特尼克將加入新一輪貿易談判,美國對中科技出口限制的議題,或許今後就可攤在檯面上談。

擔任商務部顧問的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說:「將來,美國出口控制議題也許不再是完全談不得的領域。」

美中第二輪貿易談判預定9日在倫敦舉行,觀察家預期,北京將進一步打「稀土牌」,促使美方放寬對中國大陸某些技術出口管制,例如半導體。路透
美中第二輪貿易談判預定9日在倫敦舉行,觀察家預期,北京將進一步打「稀土牌」,促使美方放寬對中國大陸某些技術出口管制,例如半導體。路透

關稅 習近平 盧特尼克 川普 半導體 北京

延伸閱讀

川習通話進展有限 稀土晶片成談判籌碼

NBA/傳尼克爭取面試基德 作為交易字母哥先決條件

川普:美中官員9日在倫敦會面 商討貿易協議

NBA/傳尼克曾嘗試用唐斯換KD失敗 太陽更想要2主力鋒線

相關新聞

路透曝美中倫敦會談內幕:陸未放行軍用稀土 美擬再延關稅寬限期90天

路透15日報導,兩名了解美中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在倫敦會談未觸及以國安為由的軍用稀土磁鐵出口管制問題,這項懸而未決的...

川普鬆口延後對等關稅期限!談判國最快一兩周內收協議書

路透報導,美國政府4月初延後對等關稅寬限期至7月8日,總統川普11日表示,他有意願延長最後期限以利完成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的框架協議 專家懷疑是「表面和解」!

美中官員在倫敦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後,宣稱達成原則性框架,將回報給兩國領袖;分析人士懷疑,雙方在解決出口管制的問題上可能只...

美中貿易框架等川習批准!紐時:中方1用詞暗示「重大分歧」

美國與中國自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

美中貿易談判「順利」 雙方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 正由川習批准中

彭博新聞10日報導,中美官員表示,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美中兩國談判代表表示,雙方原則上已同意一項框架,以落實在日內瓦...

關稅失利,川普想拿洛杉磯當勝利戰績?

對川普而言,唯一的勝利來自於移民議題,聯邦最高法院撤銷聯邦地區法官先前阻止政府大規模遣送移民的裁決,允許川普政府取消50萬名移民的合法身份,即便最高法院在裁決中沒有說明任何理由,但裁決就是裁決,既然只有在移民問題上,川普找到了最高法院這個盟友,他沒有理由在這個問題上縮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