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溫網/逆轉粉碎小蠻牛3連霸美夢 辛納復仇奪冠成義大利第一人

法院裁決擋不了?關稅法律戰還有得打 川普政府研議B計畫

美國國際貿易法庭裁決,總統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全面課徵關稅屬違法行為,但聯邦上訴法院今天允許川普政府在上訴期間繼續徵稅。路透
美國國際貿易法庭裁決,總統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全面課徵關稅屬違法行為,但聯邦上訴法院今天允許川普政府在上訴期間繼續徵稅。路透

美國國際貿易法庭裁決,總統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全面課徵關稅屬違法行為,但聯邦上訴法院今天允許川普政府在上訴期間繼續徵稅。在此同時,官員已在研議其他可運用的選項。

「華爾街日報」報導,一般來說,關稅是透過國會授予總統的特定授權來徵收,但川普團隊卻動用極少使用的緊急權力來迅速大規模課徵關稅。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此一策略面臨威脅,川普團隊正研議雙管齊下的應對方案。

知情人士說,首先,川普政府考慮採取權宜之計,引用1974年貿易法(Trade Act of 1974)一項從未用過的條款來對全球大部分經濟體課徵關稅,該條款允許在150天內課徵最高15%的關稅,以解決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失衡問題。接著,這將為川普爭取時間,依據同一部法律一項反擊不公平外國貿易措施的條款,針對每一個主要貿易夥伴制定個別關稅。

第二步則需要經過正式通知與意見徵詢程序,流程漫長,但川普政府官員認為這在法律上比本週被認定違法的關稅政策更站得住腳。這項替代性條款在過去曾多次被引用,包括川普第一次執政期間對中國祭出的關稅措施。

知情人士說,相關討論仍在持續中,政府尚未做出最終決定。在聯邦上訴法院允許川普政府在上訴期間繼續實施緊急關稅措施後,政府可以不急著實施任何替代性方案。

白宮和美國貿易代表署均未置評。

但川普的首席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似乎證實政府在考慮雙管齊下的替代性關稅計畫,即先引用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再引用第301條。

納瓦洛接受彭博電視(Bloomberg TV)訪問時說,經濟團隊正考慮「這類想法」;他還提到政府可能引用1930年「史慕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Tariff Act),其中有一項條款允許對歧視美國的國家課徵關稅。

這些目前研議中的選項都曾在政府初期被討論過,但官員們後來選擇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來課徵關稅。先前從未有人用這項法律來徵收關稅,但它允許政府迅速對全球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稅。

美國國際貿易法庭昨天裁決,川普無權使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解決貿易赤字問題。在做出裁決時,法庭指出了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認為聯邦法律的這一部分已賦予明確權力去處理「嚴重的國際收支逆差」問題。

不過,轉向使用其他的關稅法律依據可能帶來風險。若川普政府引用其他法律,可能被法院視為政府在針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的上訴過程中承認失敗。

關稅 美國 川普

延伸閱讀

路透稱川普計劃擴大對台軍售 大陸:堅決反對

俄羅斯對北約東擴有疑慮 川普特使稱合理:美方也不希望烏加入

川普關稅政策遭法院駁回!網熱議「跪舔白做了」:台積電白送?

關稅官司戰 分析指川普政府有4招可繞過法院

相關新聞

日本失寵了!華郵:川普對日「不再特別」東京不滿淪一般亞洲國待遇

華盛頓郵報報導,日本是美國數十年來的核心安全盟友,也是華府抗衡中國大陸崛起的關鍵助力,不過在被美國總統川普開出25%關稅...

美越貿易協議變調 川普傳最後一刻將關稅稅率從11%調高至20%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但根據Politico 10日報導,越南原以為已與美國達成大幅降低關稅的初步協議...

不是所有國家都會收到通知函 川普:剩下國家稅率預計15%或20%

美國總統川普10日表示,他計畫對大多數貿易夥伴課徵全面關稅,稅率為15%或20%,並駁斥關稅可能衝擊股市或推升通膨的擔憂...

關稅通知函再添一國 擬課加拿大35%關稅

美國川普政府本周陸續寄送關稅通知函,10日再添一國,擬從8月1日起課徵加拿大35%的關稅,目前關稅通知函累積已公布23個...

川普威脅對巴西徵50%關稅 魯拉下令退回通知函、揚言反課50%

美國總統川普9日公布第二波關稅稅率通知函,其中對巴西商品徵收的稅率最高、達到50%。巴西則威脅報復,揚言對美國商品徵收同...

川普公布最新一輪關稅 台灣未上榜

川普政府本周起「開獎」,陸續公布給各國的關稅通知函,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14國的關稅,川普9日再公布6國關稅稅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