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休戰觀察:跨太平洋貿易回暖 運價飆高17% 但訂艙降溫

全球兩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之間關稅戰停火,帶動跨太平洋貿易回暖,運價飆高,但訂艙近期略見放緩。
上海至洛杉磯的40呎貨櫃的運價單周大漲近17%至3,738美元,創今年來最大周漲幅。截至5月29日的當前運價較3月底的2,487美元低點回升,不過比起1月峰值還是低了近三分之一。
數據顯示,5月19日當周的全球貨櫃訂艙創今年新高,隨後開始回落。本周前三天,跨太平洋航線訂艙量僅10.6萬個20呎標準貨櫃,較一周前的13.7萬個明顯下滑,反映出市場對關稅戰停火的初期熱情正在減退。
航運分析指出,由於出貨與訂艙存在1-2周的時間差,目前中國大陸出港開往美國的船隻數量降至日均34艘,少於前一周的48艘,載運貨櫃數也少三分之一。
海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總監Jayendu Krishna指這是「動態再平衡」:「我們看到供應鏈以及運價、訂艙和實際發運量等各種指標之間,持續不斷進行調整。」
彭博分析師表示,導致運量下降的其他因素還包括中國大陸企業的供應鏈,他們可以從亞洲區其他國家出貨。
航運公司的運力正開始回升。大型航運公司承諾增加運力,而隨著需求改善,小型貨運代理公司缺席多年後也重返這條航線:中聯航運新開中美航線;南韓高麗海運重新再提供跨太平洋服務。
亞洲主要航商的日本郵船表示,美國關稅對業務的影響較預期輕微,貨櫃訂艙已明顯回升,預計未來三個月會維持強勁。儘管4月美國宣布新關稅時訂艙驟降三分之一,但隨著貿易緊張緩解,5月強勁反彈。競爭對手商船三井也證實4至5月運量未如預期衰退,稱此為「令人驚喜的誤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