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藍委一階提議二階連署重複比例高 國民黨團將提告發

分析:美中瑞士談判還沒開始 川普先示弱

川普總統的關稅大錘顯然沒有他之前聲稱的那麼強大,關稅戰爆發,美國對中出口也受阻。圖為美國出口中國牛肉的中文標識。(路透)
川普總統的關稅大錘顯然沒有他之前聲稱的那麼強大,關稅戰爆發,美國對中出口也受阻。圖為美國出口中國牛肉的中文標識。(路透)

美中貿易談判1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談判還沒開始,川普總統9日即在社群媒體「真實社群」發文暗示,美國可能會降低對中國關稅。美聯社分析指出,川普的關稅大錘顯然沒有他之前聲稱的那麼強大。

企業和投資人歡迎透過美中貿易談判緩解緊繃局勢,若雙方最終同意削減對彼此商品徵收巨額關稅,依賴中美貿易的金融市場和企業必然會鬆一口氣;但相關學者專家研判,迅速出現重大突破的前景黯淡。

華府智庫「民主國家國防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資深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表示,「這些只是有關談判的談判,中國可能是來評估談判內容,甚至只是想拖延時間。雙方沒有共同的路線圖或明確的緩解途徑」。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家龔炯(John Gong)認為最糟糕的情況是:如果中國覺得美方未平等對待中國或不願先跨出一步來緩和局勢,中國可能會退出談判。

川普認定「關稅」是萬能的經濟工具,但這項經濟武器並不如他希望的那樣有效。歐巴馬政府貿易官員、諮詢公司中國穆恩戰略(China Moon Strategies)負責人穆恩(Jeff Moon)表示,「現在的情況是,川普發動關稅戰的說詞,最終必須面對經濟現實。他想透過關稅讓中國屈服的想法,根本行不通」。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劉宗媛(Zongyuan Zoe Liu)則說:「這一切缺乏周全打算;我認為,川普無意讓關稅升級到如此混亂的局勢。」

中國在川普第一任期時,即遭遇過他的關稅大錘;川普重返白宮,中國已做好再次較量的準備。川普政府除了誤判中國的決心,可能也低估了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美國人幾十年來一直依賴中國工廠。中國生產了美國97%的進口嬰兒車、96%的人造花和雨傘、95%的煙火、93%的兒童圖畫書和90%的梳子。中國玩具製造商程正仁(Cheng Zhengren,音譯)告訴「新京報」(Beijing News):「沒有我們,他們還有什麼好賣的?他們的貨架將會空空如也。」

美國人幾十年來一直依賴中國工廠。圖為廣州一家生產出口服裝的衣廠。(路透)
美國人幾十年來一直依賴中國工廠。圖為廣州一家生產出口服裝的衣廠。(路透)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BBC:中俄關係無上限 打破川普「逆季辛吉」戰略

美媒:川普私下坦承難終結俄烏戰爭與加薩衝突

川普傳下周簽行政令大減紅藍卡藥價 要求藥廠在美按最惠國價格

台灣再上榜!川普新一輪貿易談判名單曝光 網困惑:到底第幾波了?

相關新聞

路透曝美中倫敦會談內幕:陸未放行軍用稀土 美擬再延關稅寬限期90天

路透15日報導,兩名了解美中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在倫敦會談未觸及以國安為由的軍用稀土磁鐵出口管制問題,這項懸而未決的...

川普鬆口延後對等關稅期限!談判國最快一兩周內收協議書

路透報導,美國政府4月初延後對等關稅寬限期至7月8日,總統川普11日表示,他有意願延長最後期限以利完成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的框架協議 專家懷疑是「表面和解」!

美中官員在倫敦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後,宣稱達成原則性框架,將回報給兩國領袖;分析人士懷疑,雙方在解決出口管制的問題上可能只...

美中貿易框架等川習批准!紐時:中方1用詞暗示「重大分歧」

美國與中國自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

美中貿易談判「順利」 雙方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 正由川習批准中

彭博新聞10日報導,中美官員表示,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美中兩國談判代表表示,雙方原則上已同意一項框架,以落實在日內瓦...

童子賢看川普「大而美法案」:地球村最富裕大樓喊窮將內部問題外部化

美國總統川普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為美國「大而美法案」翻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受訪時,笑稱自己「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