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誇核設施「灰飛煙滅」!伊朗恐報復美國人 美急發全球安全警報

NBA/亞歷山大29分領軍 雷霆G7大勝溜馬奪總冠軍

立場軟化?大陸悄悄豁免約4分之1美國商品關稅 真正目的曝光

中國大陸已默默開始豁免131項、價值約4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關稅,占自美進口總額的24%;顯示中國正設法緩和貿易戰對本身經濟的打擊,但並不意味中國對美國的立場已有所軟化。路透
中國大陸已默默開始豁免131項、價值約4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關稅,占自美進口總額的24%;顯示中國正設法緩和貿易戰對本身經濟的打擊,但並不意味中國對美國的立場已有所軟化。路透

中國大陸已默默開始豁免131項、價值約4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關稅,占自美進口總額的24%,顯示中國正設法緩和貿易戰對本身經濟的打擊,但並不意味中國對美國的立場已有所軟化。

彭博資訊報導,過去幾周來,中國貿易商及企業界流傳一份對美國產品豁免關稅的清單,共涵蓋131項,包括製藥及化工產品;有些被豁免的商品先前就被媒體報導過。這份清單來自何處並不清楚,也未獲得中國官方證實。但據熟悉此事的人士表示,至少有六家中國大陸企業已經能進口清單中的產品,無須支付關稅。

中國官員早在4月第二周時,就曾詢問外資企業提報從美國進口的產品中,哪些是業者營運所必需,且無法輕易代替的項目,之後其中一些項目便被豁免125%的對美關稅。知情人士透露,這是一份動態的清單,將隨著中國的需要而持續調整,可能增加更多商品,也可能在成功找到替代品後刪除原本豁免的項目。

中國此舉與川普政府豁免從中國進口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對等關稅的作法相呼應。據蘭德公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狄皮波估計,去年美國進口這些中國產品的金額約1,020億美元,占美國從中國進口額的22%。

中國此舉大致是比照美國的豁免行動,更像是戰略性的措施,而非向美國示好。這也顯示北京當局的優先工作是在貿易戰下保護本身的經濟。狄皮波指出,「中國可能藉由避免關鍵商品進口崩跌,減輕對其經濟所受的傷害。這些豁免行動不應被解讀為中國對美釋出訊號,因為中國一直是透過商業管道默默進行豁免,避免公開宣示。」

彭博經濟研究分析師表示,「我們認為中國對關鍵、難以取代的美國產品豁免關稅,是務實的作法;既能緩和與美國間的緊張關係,也符合中國產業的利益。中國任何有助於使貿易戰降溫的行動,也是基於避免與美國更廣泛衝突的思維」。

目前已有初步信號顯示美中貿易僵局可能正在轉變。大陸商務部2日表示,正在評估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可能性。商務部在聲明中指出,「美國最近已透過相關人士對中國傳達訊息,希望與中國開始會談。中國現在正在評估中」。

關稅 美國 川普 北京

延伸閱讀

美股走揚+大陸考慮與美國談判關稅 亞股雙激勵大多收高

中美經貿局勢現緩和 離岸人民幣大漲近500點

美中關稅戰有轉機?分析指陸看破川普「膽小鬼博弈」這時重返談判

談判不樂觀?傳美國不願調降汽車鋼鋁關稅 日本不滿:要求全盤檢討

相關新聞

路透曝美中倫敦會談內幕:陸未放行軍用稀土 美擬再延關稅寬限期90天

路透15日報導,兩名了解美中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在倫敦會談未觸及以國安為由的軍用稀土磁鐵出口管制問題,這項懸而未決的...

川普鬆口延後對等關稅期限!談判國最快一兩周內收協議書

路透報導,美國政府4月初延後對等關稅寬限期至7月8日,總統川普11日表示,他有意願延長最後期限以利完成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的框架協議 專家懷疑是「表面和解」!

美中官員在倫敦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後,宣稱達成原則性框架,將回報給兩國領袖;分析人士懷疑,雙方在解決出口管制的問題上可能只...

美中貿易框架等川習批准!紐時:中方1用詞暗示「重大分歧」

美國與中國自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

美中貿易談判「順利」 雙方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 正由川習批准中

彭博新聞10日報導,中美官員表示,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美中兩國談判代表表示,雙方原則上已同意一項框架,以落實在日內瓦...

童子賢看川普「大而美法案」:地球村最富裕大樓喊窮將內部問題外部化

美國總統川普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為美國「大而美法案」翻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受訪時,笑稱自己「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