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邱毅遭「撕髮迫害」!2008年假髮當街被扯 現場照竟奪新聞攝影獎

逢甲大學樹木倒塌壓傷多人 1男學生重傷送醫不治

川普政府想要圍堵中國 恐要求談判國跟進二級關稅、少買陸貨

川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減少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往來。圖為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川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減少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往來。圖為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彭博資訊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減少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往來。

數十個國家正在尋求從美國總統川普歷史性的進口關稅措施中獲得減免或豁免。做為交換條件,美國計劃要求這些國家採取措施限制中國的製造業實力,確保中國無法找到繞過川普關稅的途徑。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川普的高級經濟顧問正討論要求其他國家的代表對來自某些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所謂的「二級關稅」。其他知情人士說,美國還希望貿易夥伴不要吸納來自中國的過剩商品。其他有關在中國議題方面的妥協讓步方案,也可能被擺上談判桌。

據一位了解政府想法的人士透露,墨西哥官員預期美國將要求該國提高從中國進口電動車的關稅。墨西哥經濟部不予置評。

白宮沒有立即回覆置評請求。

彭博分析,此舉相當於川普團隊試圖利用長期合作夥伴來圍堵中國,並向北京方面施壓要求其改變經濟方面的做法。目前還不清楚這一策略能否奏效;一些外國官員結束與美國的初期協商後,對關稅協議達成的可能性半信半疑。

川普15日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被問到是否會迫使拉美國家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投資之間做出選擇時,川普表示,「也許他們應該這麼做」。

川普親自參與了與其他國家的談判。他在周三親自由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率領、與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進行的談判。

在會談結束後,川普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很榮幸剛剛與日本代表團就貿易問題舉行會談。取得重大進展!」

美國財長貝森特對於攜手盟國來圍堵中國大陸的想法極為推崇。貝森特現在在美國貿易談判中扮演主導角色。

貝森特上周談到美國的一些傳統夥伴國時表示,「他們是很好的軍事盟友,但不是完美的經濟盟友」。貝森特對達成協議持樂觀態度,並表示「我們可以做為一個群體與中國接觸」。

另一方面,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周二宣讀一份她說是川普口述的聲明,「球在中國那邊,是中國需要與我們達成協議,我們並不需要跟他們達成協議」。

據知悉北京方面想法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大陸希望在同意進行貿易談判前先看到美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約束內閣官員發表輕蔑言論和提高美國內部立場一致性,以及願意解決中國大陸對美國制裁和台灣議題的關切。

彭博分析,川普的圍堵計畫若要取得成功,必須獲得歐洲和亞洲國家的支持,而這些國家一直不願大幅減少與中國大陸的往來。川普不分敵友加徵關稅的行為,也導致一些國家不再將美國視為可靠盟友。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加州狀告川普政府 關稅濫權傷害美國民生

川普還在等電話!他看笑「中國好像不急」 網酸:人家根本不想鳥你

對川普關稅悲觀!義大利前央行高層:美聯準會被踐踏

川普盼股市狂飆、國安基金同在⋯他喊話「買進時機到」:綠色就一天買10萬

相關新聞

川普鬆口延後對等關稅期限!談判國最快一兩周內收協議書

路透報導,美國政府4月初延後對等關稅寬限期至7月8日,總統川普11日表示,他有意願延長最後期限以利完成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的框架協議 專家懷疑是「表面和解」!

美中官員在倫敦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後,宣稱達成原則性框架,將回報給兩國領袖;分析人士懷疑,雙方在解決出口管制的問題上可能只...

美中貿易框架等川習批准!紐時:中方1用詞暗示「重大分歧」

美國與中國自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

美中貿易談判「順利」 雙方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 正由川習批准中

彭博新聞10日報導,中美官員表示,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美中兩國談判代表表示,雙方原則上已同意一項框架,以落實在日內瓦...

童子賢看川普「大而美法案」:地球村最富裕大樓喊窮將內部問題外部化

美國總統川普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為美國「大而美法案」翻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受訪時,笑稱自己「也...

川習通話談貿易 川普:習近平邀請我訪問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5日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雙方討論到美中之間的貿易協議;川普指出,習近平邀請川普和第一夫人訪問中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