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啟動晶片和藥品進口調查 為徵收關稅鋪路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表示,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會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表示,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會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美聯社

美國政府聯邦公報周一(14日)公告,川普政府開始對半導體和藥品進口展開調查,這被視為是以國安為由加徵關稅的前奏,可能進一步擴大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全面貿易戰。

美國商務部在兩份公告中表示,已開始調查「半導體和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藥品和藥物原料,包括成品藥」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這些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在4月1日啟動的調查可能持續數月。根據規定,商務部長應在270天內提交調查結果,但川普及其他官員暗示相關程序可能提早完成。

川普周一也表示,他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會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川普周日說,將在未來一周宣布半導體進口稅率,還表示對彈性對待該產業的一些公司。

川普長期批評外國生產藥品和晶片對國安構成威脅,並威脅加徵關稅,以推動這些產品重返美國製造。不過,這些關稅也可能擾亂供應鏈,並推高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

新關稅可能使晶片業被迫漲價或接受利潤縮水

從汽車到飛機,從行動電話到消費電子產品,這些產品都離不開半導體,而美國政府研擬的新關稅,可能導致全球營收超過6,000億美元的晶片產業遭遇亂流。新冠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受損尚未完全修復,如今可能因美國的關稅措施而面臨新壓力。

上周五,川普政府才宣布半導體、手機、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的進口豁免於對中國大陸的145%關稅。外界認為這有利蘋果、輝達等科技大廠,但川普及其顧問隨後迅速表示,這種關稅豁免只是暫時的,晶片仍將面臨單獨課稅。

商務部針對半導體的調查範圍廣泛,將評估傳統晶片和先進晶片的進口情況。根據政府公告,這次調查將涵蓋所有半導體的進口、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含有這些零組件的電子產品等。

對半導體產業徵收關稅,可能影響每年向美國出貨數十億美元微處理器和相關商品的許多公司。如果川普實現關稅威脅,台積電和南韓SK海力士等外國先進晶片製造商可能被迫漲價或接受利潤縮水。

這些措施還可能導致川普要擴大本土晶片製造願景的成本,尤其是如果來自艾司摩爾(ASML)等公司的晶片製造設備也被加徵關稅。

製藥業者可能苦吞關稅成本、進而縮減研發

另一項針對藥品的調查將涵蓋所有藥品進口,包括成品學名藥和非學名藥,以及藥物製造原料。調查人員還將調查重要藥用成分的進口情況。公眾可在未來21天內就這兩項調查提交意見。

關稅也將打擊包括Merck & Co.和禮來在內的全球主要製藥業者,這些公司幾乎都在全球各地設有數十個生產基地。

製藥業者已競相在關稅措施出爐前宣布在美的重大投資,包括瑞士藥廠諾華計劃未來五年在美投資230億美元,而禮來、Merck & Co.和嬌生稍早也有相關承諾。

但專家警告說,這可能不足以減輕關稅的衝擊,因為遷移製造須耗費數年且成本高昂,製藥業者將面臨苦吞關稅成本或是選擇讓藥品漲價。

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健康政策中心研究員沃辛斯卡說:「藥廠漲價將面臨大量政治風險,可能不願意透過漲價來轉嫁成本」。禮來執行長戴文睿(David Ricks)表示,由於一些藥品管制措施,關稅可能最終會傷害藥廠獲利,使藥廠進而縮減研發。

半導體 川普 晶片 關稅

延伸閱讀

繼消費電子產品之後 川普也考慮豁免關稅的項目是這個

輝達宣布投資美國 打造AI超級電腦…川普:很榮幸

川普意外豁免關稅…科技股領漲 美股道指升逾300點

川普無視小甘迺迪老婆? 衛生部長公關駁「標題黨」

相關新聞

各說各話?川普曝美中官員已會晤 中方打臉:無稽之談

美國總統川普24日表示,美中已於當天展開會談,以解決全球兩大經濟體間的貿易戰。但中方更早之前否認該說法,稱純屬毫無依據的...

對未談妥協議國家 川普:對等關稅最快2周重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廿三日表示,最快可能在二至三周內重新對部分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川普說,「我認...

不要弄髒美國品牌!共和黨金主再怒轟川普 恐花一生彌補損害

美國CNBC報導,共和黨金主、避險基金Citadel創辦人兼執行長葛里芬(Ken Griffin)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發動...

美12州聯手告川普!批越權推關稅害慘經濟 要求法院喊卡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針對多國商品祭出高額關稅,遭到多數由民主黨主政的12州聯合提告, 認為川普無權「隨意徵收關稅」,並要求法...

白宮證實川普考慮豁免「汽車零組件」關稅 中國可望受惠

白宮23日向CNBC證實,美國總統川普正在考慮對汽車製造商部分關稅措施給予豁免。

川普:對陸關稅會降 但不會降至零

美國總統川普廿二日表示,對中國大陸百分之一四五的關稅非常高,未來不會這麼高,接下來會降低,但不會降至零;財政部長貝森特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