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捷克「啤酒外交」:千年釀造文化喝出國家軟實力

豪雨特報範圍擴大再增「台中」 西半部15縣市慎防雨彈狂襲

大雷雨開炸彰化縣! 持續至上午9時 低窪地區慎防淹水

北京如何看待川普?衛報:內宣百年國恥的工具 不會吞下這口氣

美國總統川普(左)連日加碼對中關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也不甘示弱回擊,美中貿易戰熱烈開打。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左)連日加碼對中關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也不甘示弱回擊,美中貿易戰熱烈開打。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連日加碼對中關稅,中國大陸不甘示弱回擊,美中貿易戰熱烈開打。川普在北京眼中是怎樣的形象?衛報分析,貿易戰在經濟上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是壞消息,但就意識型態和政治角度而言,這無疑是一份大禮,推進北京的大內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日前在社群轉發前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期間的影片,並用英文寫下「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怕挑釁,我們不會退縮」,顯然是在向美國喊話,凸顯世界各國忙著對川普「拍馬屁」時,中國選擇抗爭到底。

衛報認為,川普可能很快會發現,羞辱北京並非明智之舉,他越是咄咄逼人,北京反應越強烈。而這種鬥爭精神根植於中國近代歷史,也出於對未來的憂慮。

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中共宣傳機器向民眾灌輸「百年國恥」的核心觀念,承諾讓中國變得富強,從此不再受外國列強的欺凌。百年國恥是指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共建國,期間西方列強迫使清朝割地賠款,帝制崩潰,日軍侵華,讓中國人深感屈辱。

數十年過去,中國受惠於全球化、開放市場及外國投資,經濟增長達兩位數,已經不再是90年代的低工資、低附加值的世界工廠,而是能源轉型、中端技術和國防等多個領域的領頭羊。

然而,中國現在面臨經濟放緩、房地產崩盤及工業產能過剩等挑戰,過去十年的內需政策未能有效解決國際市場對於低價傾銷的指控。

儘管如此,與美國爭奪全球影響力的長期競爭成為中共高層的另一張牌。美國的貿易限制和戰略敵視為中國提供了宣傳素材,習近平也將對美國的抵抗行動用作凝聚民心的工具。

現在中國年輕人在抖音發表大量諷刺美國內容,包括肥胖的川普穿裙子與馬斯克共舞,或者川普在生產線上組裝商品時手忙腳亂;還有中國中產階級由iPhone和特斯拉轉向小米和比亞迪,將本土科技成就與民族自豪緊密聯繫。

如果中國工人失業、畢業生就職面臨困境,習近平可以怪到川普頭上,並號召全國抵抗美國這輪最新的侵略行動。

衛報描述,經濟政策失誤導致困境是政治問題,若是外國敵對勢力造成挑戰則容易成為政府工具。

川普第一任期的對北京關稅與出口限制促使中國加強自力更生和國內創新,這次貿易戰則將揭示美中相互依存的深度,以及各自能對對方造成多少痛苦。

中國領導層並未選擇這場戰鬥,但他們現在相信,這場致命的全球影響力競賽中,仍可得不少利益。

川普 習近平 關稅

延伸閱讀

半導體關稅明公布!他指「強勢乙方台積電」不受影響 網卻憂股價先動

【重磅快評】川普認慫?恐將同步拆穿賴政府心眼雙盲的精神勝利法

川普:14日將提供半導體關稅最新進展

金融時報:川普豁免電子商品關稅首見對中國退讓 專家警告小心1事

相關新聞

關稅延後生效藏玄機?專家曝2因素「明年初」物價上漲才有感

政治新聞網Axios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新一波關稅名單,並將生效期延後至8月1日。專家指出,雖然關稅政策即將落地,...

台灣會上榜?川普預告:今日至少公布7國關稅稅率

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真實社群宣布,將在美東時間9日早上(台灣時間9日中午至晚上)公布至少7國的貿易通知函,下午(台灣時間1...

白宮官員:各國有責任讓步 說服川普接受貿易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對日本、南韓等14個國家的關稅信。路透報導,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8日向美國福斯新聞說,他對本周...

日談判代表7度訪美未果 政府高層承認:8月前達成協議「相當困難」

日本政府今(8日)上午在首相官邸召開因應美國關稅的對策會議,首相石破茂指示相關閣員加速與美方協商。讀賣報導,鑑於負責談判...

日執政黨高層批川普函告關稅「非常失禮」 外務省官員指協商卡關因素

日本執政自民黨8日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函告所有日本進口商品將從8月1日開始徵收25%關稅一事,召開了綜合對策本部幹部會議,政...

川普關稅大限一延再延!富比世統計4/2以來「政策髮夾彎27次」

美國總統川普7日宣布對14個貿易國家的新關稅,並且宣布再度延至8月1日凌晨0時01分生效。美國富7比世雜誌7日統計,川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