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號颱風「聖帕」估下午生成 專家曝另一熱帶擾動發展成颱機率

MLB/大谷翔平投1局、敲2長打狂灌5打點 26轟討回國聯單獨領先

美國務卿:如果伊朗打電話來 美國已準備好達成和平

美國核心產品物價翻升 關稅更將對通膨火上澆油

美國多年來只跌不漲的核心產品物價,從去年9月起開始翻升。歐新社
美國多年來只跌不漲的核心產品物價,從去年9月起開始翻升。歐新社

美國多年來只跌不漲的核心產品物價,從去年9月起開始翻升,而川普的威脅將使這項重大的通膨挑戰益發嚴峻。

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年間,美國核心產品物價連1分錢都沒有漲。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扣除能源與食品之後的核心產品物價,在2011-2019年期間下跌1.7%,同期核心服務業務架年升2.7%,使核心CPI平均年升2%。

新冠疫情期間,產品價價格一度飆高,2023年夏季從頂峰回降,但從去年9月起核心產品物價平均月升0.1%,今年2月更上漲0.2%。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3月表示,「產品通膨已經出現」。Fed經濟學者發現,1998-2014年期間進口產品價格平均年降0.6%,但未來將難以重現這項好處,因為沒有第二個中國大陸將緩解全球的通膨壓力。

TS Lombard機構首席美國經濟學者布里茲指出,「最近數據顯示,產品已不再像2010年代那樣壓低通膨率」,並預測產品價格上漲推升整體通膨率上升到3%左右。

能源價格是另一項福音,2019年全球油價也比2010年代初期便宜,因美國出現頁岩石油熱潮,有助於降低製造業及國內、外運輸成本。

但現在不僅進口產品物價不再下跌,川普的關稅措施反而將使進口品價格更貴。高盛預測,關稅將使今年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上漲3%,高於2月時的2.8%漲幅。

里奇蒙聯準銀行與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上周公布對400位企業財務長所做的訪調指出,未從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進口產品或零組件的企業,計劃今年漲價2.9%,而從這三國進口的企業計劃漲價5.1%。

理論上,一次性提高關稅只會造成一次性的物價上漲,因此通膨只會短暫上升,約在關稅實施一年後恢復原狀。但關稅卻可能透過其他管道加重通膨壓力。關稅減少了競爭,讓國內生產者能加碼漲價,例如從今年元月以來,美國國內與全球鋼價的差距已大幅擴大;再者,由於國外競爭減少,國內生產者採用最新科技或提升勞動生產力的壓力減輕,也會加重長期成本壓力。

產品價格上漲未必意味整體通膨將會永久上升。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者考斯曼指出,在長期間,央行有強大的力量能夠控制物價。但少了全球性的順風來壓低產品價格,Fed必須使利率比通膨達標時的水位更高。他表示,「Fed將在進一步抑制需求,或容許通膨居高之間做出選擇」。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美祭對等關稅最大受害者是誰?彭博:歐、日股市打擊最大 台灣風險也高

整理包/川普關稅周來了 貿易「解放日」會採取哪些行動?

美國「關稅周」來臨!傳川普嫌不夠「促顧問玩大一點」 盼經濟脫胎換骨

對等關稅將生效 川普要玩更大:經濟轉型難得機遇

相關新聞

路透曝美中倫敦會談內幕:陸未放行軍用稀土 美擬再延關稅寬限期90天

路透15日報導,兩名了解美中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在倫敦會談未觸及以國安為由的軍用稀土磁鐵出口管制問題,這項懸而未決的...

川普鬆口延後對等關稅期限!談判國最快一兩周內收協議書

路透報導,美國政府4月初延後對等關稅寬限期至7月8日,總統川普11日表示,他有意願延長最後期限以利完成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的框架協議 專家懷疑是「表面和解」!

美中官員在倫敦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後,宣稱達成原則性框架,將回報給兩國領袖;分析人士懷疑,雙方在解決出口管制的問題上可能只...

美中貿易框架等川習批准!紐時:中方1用詞暗示「重大分歧」

美國與中國自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

美中貿易談判「順利」 雙方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 正由川習批准中

彭博新聞10日報導,中美官員表示,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美中兩國談判代表表示,雙方原則上已同意一項框架,以落實在日內瓦...

童子賢看川普「大而美法案」:地球村最富裕大樓喊窮將內部問題外部化

美國總統川普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為美國「大而美法案」翻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受訪時,笑稱自己「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