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死刑是國家昭告何為正義」 大法官被提名人詹鎮榮反廢死

豐原五口命案有新事證!曾15萬交保「李團長」今晚聲押

台積電還能老神在在嗎?傳英特爾18A良率超越三星2奈米

爭取談判籌碼 傳日本考慮對美商品放寬非關稅壁壘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布將對外國製造的汽車與零組件課25%關稅,日本為爭取排除在加徵對象之外,據稱正考慮對美國商品放寬「非關稅壁壘」,希望透過增加美國商品進口,縮減川普最在意的對日貿易赤字,以作為未來談判的籌碼。

朝日新聞報導,根據多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在內閣官房長官指示下,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農林水產省等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考慮放寬有關汽車、家電等商品的工業標準,以及農產品檢疫方面的規定。

首相官邸高層人士表示,「雖然直接關係到(產品)安全的相關法規無法放寬,但已經指示各部門研討可行方案。」

日本對進口汽車不徵收關稅,但川普(DonaldTrump)在第一任期時就主張,由於日本的法規、商業習慣等「非關稅壁壘」的存在,美國汽車在日本的銷售持續低迷。

日本的支柱汽車產業被徵收關稅,向來是日本政府最關注,且抱有強烈危機意識的問題。日本政府仍繼續向川普爭取被排除在加徵對象之外,但前景仍不明朗。

日本首相石破茂昨天在參院預算委員會上,提及日本企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例如投資等,並表示「是否所有國家真的都應該被一視同仁,這一點必須明確傳達給對方」。

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也在記者會上對美國政府把日本納入關稅適用對象表達強烈不滿,稱「非常遺憾」。他強調,日本政府將會仔細評估(加稅)對國內產業的影響,並全力採取措施,以確保各企業的資金運作不受影響。

日本政府先前多次向美方要求把日本排除在關稅適用對象之外,然而負責關稅政策的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明確表示,「必須確保日本不會比韓國、德國等國家獲得不公平的優勢」,因此許多日本官員認為實施關稅已是既定事實。

作為突破口,日本政府正在考慮放寬非關稅壁壘,作為未來談判籌碼。石破茂26日召集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農林水產省的高階官員到首相官邸商談對策。多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除了汽車和農產品之外,吸塵器、吹風機等家電製品的安全標準也被列入可能放寬的對象。

日本計劃透過減少美國商品為了適應日本標準增加的額外成本,推動美國商品的出口成長。

然而,日本政府目前還摸不透川普政府的真正意圖。川普在第一任期曾以提高日本汽車關稅作為威脅,迫使日本降低美國農產品關稅。然而,這次美國只是直接宣布提高關稅,還沒有提出具體要求。一名日本官員坦言,「這次美方只是說要加稅,完全不知道他們真正對日本想要的是什麼,談判真的很難。」

另外,日本也面臨兩難局面,如果為了美國的要求而大幅放寬法規,可能會被批評是以「犧牲國民安全為代價」。對此,日本經濟部門高層官員表示,「既然要做出犧牲,就必須確保能獲得關稅豁免」,展現了堅定態度。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路透:美國已暫停對WTO出資 遭列為第一類拖欠國

川普課25%汽車關稅 卓榮泰:台灣衝擊小但業者要圖強猛進

川普談4/2關稅「比對等更寬容」挨酸老番癲!網笑:又龜縮

美眾議員:嚇阻策略 讓習近平每天想到犯台都認為不合適

相關新聞

日本失寵了!華郵:川普對日「不再特別」東京不滿淪一般亞洲國待遇

華盛頓郵報報導,日本是美國數十年來的核心安全盟友,也是華府抗衡中國大陸崛起的關鍵助力,不過在被美國總統川普開出25%關稅...

美越貿易協議變調 川普傳最後一刻將關稅稅率從11%調高至20%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但根據Politico 10日報導,越南原以為已與美國達成大幅降低關稅的初步協議...

不是所有國家都會收到通知函 川普:剩下國家稅率預計15%或20%

美國總統川普10日表示,他計畫對大多數貿易夥伴課徵全面關稅,稅率為15%或20%,並駁斥關稅可能衝擊股市或推升通膨的擔憂...

關稅通知函再添一國 擬課加拿大35%關稅

美國川普政府本周陸續寄送關稅通知函,10日再添一國,擬從8月1日起課徵加拿大35%的關稅,目前關稅通知函累積已公布23個...

川普威脅對巴西徵50%關稅 魯拉下令退回通知函、揚言反課50%

美國總統川普9日公布第二波關稅稅率通知函,其中對巴西商品徵收的稅率最高、達到50%。巴西則威脅報復,揚言對美國商品徵收同...

川普公布最新一輪關稅 台灣未上榜

川普政府本周起「開獎」,陸續公布給各國的關稅通知函,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14國的關稅,川普9日再公布6國關稅稅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