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要下手了?以色列醫院遭空襲 以防長怒轟「哈米尼獨裁」:不能繼續存在

中東局勢升溫加上Fed轉鷹 台指期夜盤承壓走低、失守21,600關卡

校方回應了!逢甲大學遭勒索軟體Nova攻擊 資安專家揪1點坦言:罕見

美祭汽車關稅 全球汽車產業面臨大洗牌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布,美東時間4月3日起將對「所有不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加徵25%的「永久性」關稅。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布,美東時間4月3日起將對「所有不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加徵25%的「永久性」關稅。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布,美東時間4月3日起將對「所有不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加徵25%的「永久性」關稅,最晚一個月後將涵蓋特定汽車零組件,且這項關稅將疊加於其他任何關稅之上,預估美國國庫每年將進帳超過1,000億美元。

這項措施恐讓全球汽車業大洗牌,影響美國、德國、日本及南韓等國的汽車製造商,全球汽車類股27日應聲重挫,通用早盤重挫逾8%,德國福斯盤中跌逾2%;現代汽車收跌4.3%,豐田跌2%。

汽車關稅概況
汽車關稅概況

川普簽署文告,表示根據2019年商務部的國安調查結果,將於美東時間4月3日凌晨0時1分(台灣時間4月3日下午12時1分)起,對所有外國製汽車、輕型卡車、以及關鍵零組件加徵25%關稅,包括整車、引擎與引擎零組件、傳動與動力系統零組件及電子零組件。

不過川普的文告提供進口汽車零組件最多一個月的寬限期,待聯邦公報通知指定的日期後才加徵25%關稅,「但不晚於2025年5月3日」,聯邦公報屆時也將詳列被加徵關稅的品項關稅編碼。官員說,政府將研擬一項計畫,處理多次跨境的零組件。

川普在白宮表示,「我們要做的就是對所有不在美國生產的汽車課徵25%關稅」,「這是美國解放日的開始。如果在美國製造汽車,就絕對不會有關稅」,「這100%是永久性的」,「我認為此舉可促成減稅,也能減少(政府)負債」。美國官員說,這項稅收將用來支應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官員表示,這25%關稅將疊加在其他關稅之上,意味客車進口關稅稅率將是27.5%,輕型卡車將是50%,這還不包括預定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及屆時將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課徵的25%關稅。

川普政府也暫時豁免符合依「美墨加協定」(USMCA)條件進入美國的汽車零組件,直到商務部與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建立對非美製造零組件比率課徵關稅的流程,之後非美製造的零組件將被課徵25%關稅,例如一輛來自墨西哥的汽車若有50%採用美國零組件,則其他50%非美製零組件將依價格被課徵25%關稅。

汽車製造商已大力遊說反對這項關稅,擔心將顛覆供應鏈,並推升美國消費者的購車成本。Bernstein集團分析,美國去年約賣出1,600萬輛新車,約半數是進口,且在美國組裝的汽車近60%零組件都來自國外,若25%的關稅持續超過六周,將對整體汽車業造成寒冬效應。

美國最大汽車進口來源是墨西哥,去年進口量達277萬輛,其中多數都是免關稅。墨西哥汽車製造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經濟可能遭受災難性的打擊。

關稅 汽車零組件 川普

延伸閱讀

美國揮關稅大棒 加拿大、歐盟恐反制!川普威脅嗆「徵收更多」

憂川普貼標籤殃及擴廠 倍耐力要中國大股東降低持股

川普關稅…林本堅:採購台灣半導體 美商將受較大影響

低估川普關稅衝擊?人民幣恐重貶20% 這國貨幣估貶四成最慘

相關新聞

路透曝美中倫敦會談內幕:陸未放行軍用稀土 美擬再延關稅寬限期90天

路透15日報導,兩名了解美中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在倫敦會談未觸及以國安為由的軍用稀土磁鐵出口管制問題,這項懸而未決的...

川普鬆口延後對等關稅期限!談判國最快一兩周內收協議書

路透報導,美國政府4月初延後對等關稅寬限期至7月8日,總統川普11日表示,他有意願延長最後期限以利完成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的框架協議 專家懷疑是「表面和解」!

美中官員在倫敦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後,宣稱達成原則性框架,將回報給兩國領袖;分析人士懷疑,雙方在解決出口管制的問題上可能只...

美中貿易框架等川習批准!紐時:中方1用詞暗示「重大分歧」

美國與中國自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

美中貿易談判「順利」 雙方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 正由川習批准中

彭博新聞10日報導,中美官員表示,已就日內瓦框架達成共識。美中兩國談判代表表示,雙方原則上已同意一項框架,以落實在日內瓦...

童子賢看川普「大而美法案」:地球村最富裕大樓喊窮將內部問題外部化

美國總統川普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為美國「大而美法案」翻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受訪時,笑稱自己「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