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為何賴政府敢大動作追殺在野黨? 學者揭一關鍵:美國沒空管

美國防部人事地震 赫塞斯幕僚長也要換位子

康橋學生單車環島遇逆向橫禍!重傷學生完成手術 調整行程出爐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 廣泛涵蓋各國 最快4月上路

川普13日如期簽署徵收對等關稅備忘錄,對象擴及全球各國,預計4月1日生效。圖右為商務部長被提名人盧特尼克。(路透)
川普13日如期簽署徵收對等關稅備忘錄,對象擴及全球各國,預計4月1日生效。圖右為商務部長被提名人盧特尼克。(路透)

川普總統13日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的計畫,雖未指明國家,但可能廣泛涵蓋各國。最快今年4月實施。

●美135年最廣泛關稅政策

川普13日簽署備忘錄(Memorandum),要求相關部門研擬對等關稅的計畫;備忘錄指出,美國長年遭到貿易夥伴,包含敵人和朋友的不公平對待。川普指出,任何國家徵收美國多少關稅,美國就會向他們徵收多少關稅,「不多也不少」。

每日郵報(DailyMail)稱,這是美國自1890年,由美國前總統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宣布向所有進口製造商品徵收50%的關稅以來,美國最廣泛的關稅政策。

根據備忘錄內容共包括幾種樣態,對等關稅的對象行為包括:向美國產品徵收關稅、對美國企業、勞工和消費者等施加增值稅(value-added tax)、對美國實施非關稅障礙(nontariff barrier),施行讓匯率與市場價值發生偏差的政策、降低美國企業和勞工競爭力,以及其他由相關部門判定對美國不公平的行為。

●有增值稅國家 等同關稅

川普在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指出,美國將視有「增值稅」(VAT System)的國家,等同於關稅;川普表示,美國也會針對施行補助的國家做規範。

川普說,美國也將針對非關稅障礙做準備,指部分國家透過這樣的方法來阻擋美國產品,甚至不讓美國企業運作。

川普表示,這將對所有人都公平,沒有國家可以抱怨;川普說,如果有國家認為美國徵收的關稅太高,他們只要減少或取消對美國的關稅即可。

川普重申,只要是在美國生產製造,就不需要面對關稅。

川普表示,物價短期內可能會上漲,最終會維持原價或降低,但將為美國大幅創造工作機會,政策有利於保護美國農民和美國製造商。川普表示,廠商會因為高關稅而轉進美國生產,利率也會跟著下降。

●美股3大指數 應聲上漲

在川普公布對等關稅的計畫內容後,美股3大指數皆收紅盤。

川普說,他已要求國務卿、商務部長、財政部長,以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研究將對等關稅納入美國貿易。

商務部長提名人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預定4月完成相關規畫,4月1日就會把計畫交到川普手上,如果川普想要,4月2日就可以上路。

根據美聯社(AP)分析,川普的關稅政策很有可能最後轉嫁到美國消費者和企業身上。

川普以中國為例,指中國就是利用關稅來保護汽車產業,所以幾乎所有廠商都轉移到中國生產。

此外,川普重申,若金磚國家(BRICS)想挑戰美元,恐面對100%的關稅。

川普 關稅

相關新聞

川普稱台積電魏哲家是美政府給世界的訊息──美國製造、沒有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節目訪問於當地9日播出,再度稱台積電是「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晶片製造商」,並提...

川普堅持直接和習近平談判 美中卡關

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放話三到四周內與北京達成關稅協議,但他堅持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一對一...

川普鬆口 美對陸關稅可能降低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在白宮說,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徵的超高關稅可能不會進一步升高,甚至可能降低。路透同日報導稱,這顯示震撼市...

指大陸曾多次聯繫 川普:最快4周內完成對各國貿易談判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總統川普17日說,中國大陸的高層官員已經多次與美方聯繫;川普估計,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在3至...

路透:川普下令調查關鍵礦產進口 凸顯美依賴中國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調查對所有美國進口關鍵礦產徵收新關稅的可能性,路透社指出,這項命令使得美國過度依賴中國等國家提供加工後關...

美中貿易火拚卻離不開MIT? 紐時:兩國難擺脫對台灣晶片依賴

紐約時報16日報導,儘管美中兩國貿易關係持續緊張、互徵關稅措施不斷升級,雙方卻面臨一項無法迴避的共同挑戰:對台灣半導體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