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醫院遭駭客攻擊再添一起 中壢長慎醫院8萬人個資恐曝光

退休生活無聊又不想花大錢出國? 60歲女曝「超省類旅遊」

陽光行動/苦候教養院床位機構鬧人力荒 第一線照顧者心聲曝

有十年照顧資歷的蔣貴蓮,對她來說,這份照顧工作有成就感,能被依賴,人生很有價值。記者郭政芬/攝影
有十年照顧資歷的蔣貴蓮,對她來說,這份照顧工作有成就感,能被依賴,人生很有價值。記者郭政芬/攝影

全台有3千多人排隊想進教養院,卻有2865張床閒置,為何有床卻不提供收人?多家機構直言「缺工」,教保員工作重、複雜度高,對新人沒吸引力,加上政府推動的長照服務「搶人」,各教養院鬧人力荒。

有十年照顧資歷的蔣貴蓮說,腦麻或重度障礙者智力只有3到5歲,多數無法表達情緒,初期很難溝通;腦麻患者的肌肉僵直、張力大,常被反射動作打到。

她說,洗澡、換尿布、就寢、翻身都需要抬、抱,照顧一個人抱6次,五個就得抱30次,閃到腰、手腕痛、五十肩都是職業病;她膝蓋使用過度,換人工關節後,一度萌生轉職當居服員的念頭,但院生看到她,會「咿咿呀呀」開心的叫,甚至在她難過時,伸手摸摸頭,她捨不得才沒走,「表面上是我們幫忙院生,但其實是他們成就我們。」對她來說,這份照顧工作有成就感,能被依賴,人生很有價值。

32歲社工黃寧是院內少見的年輕人,常聽見親戚分享照顧故事,感人又有趣,讓她從此走入教養院。她說照顧工作很雜,包辦吃喝拉撒睡,除了不斷重複抬、抱的動作,遇到住民想家或家人過世,得安撫、陪伴。院內一度人力不足,加上有同事去當居服員,每月多了二、三萬元,讓她陷入掙扎,但因為捨不得,一留就是十年。

世光教養院社工組長彭秀月說,近幾年缺工,洗澡、餵飯、上廁所就忙不完;去年院內提高福利,還加發旅遊、進修補助等才補滿人力,但各行業像護理師、看護、居服員都缺人,仍擔心以後招不到人。

伊甸基金會的照服員督導傅美珠說,住民就像「大孩子」,全癱的得協助上、下床,中風半癱的要鼓勵多動;冷不防飛來拳腳,也不可能還手,開開玩笑說「要請領受虐獎金」;薪水連同加班費每月四、五萬元,但招不到新人,負擔愈來愈大。

政府推動長照服務,居服員工作相對輕鬆、彈性,吸引身障機構人員轉職。傅美珠說,有居服員靠著幫忙洗澡,一個月賺到七、八萬元,吸引不少人跳槽。蔣貴蓮指出,這幾年薪資調整,院內吸引一批新人,但居服員薪水更高,怕穩定度不夠。

去年行政院拍板五年投入480億元,提高身障教保員薪資樓地板。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說,這是利多消息,但對於人力流失,僅稍微止血。

多家機構直言「缺工」,教保員工作重、複雜度高,對新人沒吸引力,加上政府推動的長照服務「搶人」,各教養院鬧人力荒。記者郭政芬/攝影
多家機構直言「缺工」,教保員工作重、複雜度高,對新人沒吸引力,加上政府推動的長照服務「搶人」,各教養院鬧人力荒。記者郭政芬/攝影

人力 居服員 長照

延伸閱讀

企業標註「年後上班」工作機會達2.2萬個 最競爭三大職類出爐

德芳教養自閉症院生遭虐死 母不同意減刑…主嫌今重判9年10月

因應新年轉職熱季 虎尾就業中心啟動徵才列車助攻

年終獎金比價效應發酵 逾九成上班族想年後轉職求加薪

相關新聞

陽光行動/每家都排長龍 教養院床位一等10年

廿一歲「小傑」(化名)是自閉症合併多重障礙者,與當司機的爸爸相依為命,八十歲爺爺從南部搬到新竹照顧,近年小傑奶奶病倒了也...

陽光行動/苦候教養院床位機構鬧人力荒 第一線照顧者心聲曝

全台有3千多人排隊想進教養院,卻有2865張床閒置,為何有床卻不提供收人?多家機構直言「缺工」,教保員工作重、複雜度高,...

陽光行動/不再單打獨鬥 星兒爸媽建雙老家園

各地教養院大排長龍,五年前有十九戶自閉症家庭,自力救濟打造「雙老家園」,目前已成長到卅二戶。這處由民間主導、結合政府資源...

回響/兼職補養護人力 社家署:納研議

本報陽光行動「教養院大塞車」報導見報後,長期關注社福的前立委吳玉琴說,身障機構人力荒關床,與醫院、老人養護機構面臨相同困...

陽光行動/24小時待命 照顧者嘆:何時能下班?

各地教養院床位不足,照顧風暴在全台上演。有身障者家屬說,從餵食、吃藥到各種情緒、行為障礙,照顧者工作像是廿四小時加班卻沒...

陽光行動/教養院住民被遺忘 留院過年變多

農曆年快到了,教養院上演著人間悲喜劇,有些障礙者會短暫回家,但愈來愈多人留在機構過年。六十一歲「老章」期待哥哥來為他理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