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晴朗熱爆高溫飆35度以上 吳德榮:周五轉冬天至少溼冷3天

退伍男與家人鬧翻遠走他鄉 2年後教召找嘸人成通緝犯

一句武統 風聲鶴唳 國人開啟「自我言論審查」

爭景觀權敗訴 法官問:影響什麼

台北市士林區岩山里至誠路多是低矮建築,兩棟大樓拔地而起,地方感嘆,像是「被插了兩柱香」。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北市士林區岩山里至誠路多是低矮建築,兩棟大樓拔地而起,地方感嘆,像是「被插了兩柱香」。記者邱德祥/攝影

十年前,距離台北市芝山岩不到二百公尺的岩山里至誠路住戶,許多是低矮的兩層樓建築,因附近建商蓋大樓發起抗爭,向法院爭取日照、景觀權卻敗訴,如今兩棟豪宅蓋好已兩年多,當年抗爭居民感嘆,現在兩大棟高樓拔地而起,像是「被插了兩柱香」。

「以前一日出,植物都能充分曬到太陽,隔壁大樓蓋好後,植物很難養」,住士林區岩山里五十多年的王先生無奈地說。

最近岩山里居民的群組又開始討論「又有建案要蓋了」,曾參與爭取日照景觀權的里長林美雯說,這兩年傳出雙溪河岸兩側又有建商要蓋高樓,新建案紛紛打出「景觀第一排」,除了景觀、日照更惡化,還擔心熱島效應讓原本冬暖夏涼的舒適感不見了。

居民說,當年連法官都不採納他們的主張,沒有人認為日照、景觀權是損害,反倒被法官問「建商在旁邊蓋高樓,會影響你們什麼權益?」若連法官都沒概念,還能夠寄望誰?

國父紀念館 周邊限高解禁

國父紀念館是國家紀念建築,被台北市府訂為直轄市定古蹟,周邊建築有限高規定,但從最早限高卅五公尺放寬至六十公尺,前年底又以周邊都更需求全面解禁。

「都更的商業利益之前,景觀權總被犧牲。」成大都計所教授林峰田說,都更換來好的生活環境與商業利益,經常與摸不著、不具體的景觀權衝突,政府明知景觀權很重要,國土署廿年前就在談景觀法,但就是很難過得了。

曾有國際媒體形容台灣都市景觀像「豬窩」,促使行政院一度提出景觀權立法;前立委邱文彥二○一四年曾提案立景觀法,但在立院卡關,不了了之;主因是當時對景觀定義沒共識,建築、土木等技師公會也認為,會被分掉專業利益,結果胎死腹中。

邱文彥說,景觀權應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卻沒有放在憲法內保障。政府若不訂定上位法令或指導綱領,很容易讓景觀失守,幾個城市正推動大都更,更值得重新檢視景觀權,「否則景觀消失,就回不去了」。

他舉例,前幾年蘭陽博物館模擬龜山島形貌設計,蓋得很漂亮,後來附近長出一棟突兀高樓,讓整體景觀相當不協調,就是沒景觀法的下場。另如當前大建設的離岸風電,在國外大多先規畫離岸風電的合宜落點,避免衝擊環境景觀;台灣因無景觀規範,導致風機在海邊、海上亂插一通。

沒景觀法 都計審議難把關

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王价巨也說,過去他參與都市設計審議,一直想守住大屯山天際線,但被質疑「天際線?看你站在哪個點看」,沒有景觀法,連審查委員都很難把關。

內政部國土署副署長徐燕興表示,還在通盤思考景觀法,且要多聽民間專業人士的意見。

北市府 博物館 國土署 大屯山 建築 新建案 都更 龜山島

延伸閱讀

影/「不處理就等著挨打」三重鄰損案 建商現身與4租客和解

台中大巨蛋孵在哪? 這地點符合3要件建商插旗搶進

就職考試院長 周弘憲宣示推動防治職場霸凌法制化

考試院人事案柯麗鈴落馬 其餘8人通過立院審查

相關新聞

新建築霸占景觀權 龍山寺背後長出高樓、景觀宅獨享觀音山夕照

台灣進入大都更時代,新建築集合各項容積獎勵長得大又高,帶來許多後遺症;從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景觀豪宅霸占觀音山夕照、...

爭景觀權敗訴 法官問:影響什麼

十年前,距離台北市芝山岩不到二百公尺的岩山里至誠路住戶,許多是低矮的兩層樓建築,因附近建商蓋大樓發起抗爭,向法院爭取日照...

基隆自治條例只管舊招牌、外牆 管不了建物長高

基隆市中心緊臨基隆港,擁抱「海景第一排」的基隆港美景,也是少數訂定城市景觀自治條例的縣市;但只能撤除老舊招牌及騎樓天花板...

高樓擋日照 紛爭頻傳

景觀權爭議不只發生在高度發展的台北市,近年中南部都更的高樓林立,傳出多起景觀權、日照權紛爭;住戶說,雖然別人的土地要蓋什...

新聞眼/重都更輕景觀 市容災難元凶

大都更時代來臨,高樓林立讓「平民美景」變成「豪宅獨享」,還造成古蹟區天際線遭破壞,都市熱島效應加劇,中央到地方並非無能為...

景觀宅獨享美景也搶走通風權 助長熱島效應

不少臨河邊、公園等開闊景觀的建案,都狂打「景觀第一排」廣告,建商表示,景觀向來是建案的一大賣點,景觀宅能使房價至少高出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