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林哲瑄9局救命逆轉二壘打 悍將寫史無前例熱身賽3連霸

遭男友趙駿亞毆打!吳婉君委託律師聲明 痛陳被家暴:難以消除的夢魘

藍營兩公投案逕付二讀 柯建銘暴怒亂敲拐杖疑噴零件砸徐巧芯

「台灣文化國際噤聲」文化部預算遭刪凍44億 李遠:拿到一份招降書

文化部長李遠。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化部長李遠。聯合報系資料照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今天三讀通過,文化部主管預算原編列新台幣290億元,經初步計算共刪除11億元、凍結34億元。文化部長李遠表示,不合理刪凍是輕視台灣文化發展。

文化部長李遠今天在臉書上表示,「在無止盡的羞辱後,收下這個處處都是彈孔的預算書。原本以為我們已經搶救回什麼,其實,我們拿到的還是一份招降書。」

李遠透過文化部新聞稿表示,在野黨對文化部進行史上最高的刪除及凍結,且多項不合理的刪除及凍結理由,「展現出對文化部所有努力的否定,以及對文化工作者的不尊重」,文化部表達強烈遺憾。

文化部指出,在刪除部分,針對各機關國內外旅費、水電費、委辦費、特別費、一般事務費等的通刪數5.9億元。

其他被刪除的項目,包含媒體宣傳5943萬元全數刪除、公視及TaiwanPlus2.43億、中央社1600萬元、黑潮計畫4000萬元、表演藝術2000萬元、中正紀念堂3000萬元、聯合典藏庫房1億元以及對地方、藝文工作者補助2165萬元等,合計刪除11億元。

文化部指出,從刪除項目清楚可見,首先,有關媒體宣傳、對外發聲的國際頻道及通訊社,以及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文化黑潮,被全數或大幅刪減,形同要讓台灣文化在國際噤聲。不僅將降低介紹台灣社會生活、表達國際觀點的機會,也讓台灣好不容易以文化作為科技以外的另一張名片,將就此模糊。

文化部表示,對於近年以優質影視內容讓國人驕傲,且打入國際市場的公視未來持續發展優質影視內容;以及去年在世界各地以「台灣」為主題的展演活動更是一大打擊。

其次,文化部以退場大學既有校舍,轉型作為典藏及專業修護台灣作家手稿、畫作、攝影、電影作品等的聯合庫房預算,也被全數刪除。文化部試問,「難道台灣藝文工作者不值得一個更好的蒐藏環境嗎?」

文化部表示,在野黨也藉由預算刪減,展現對於思想自由的再次箝制,提案除了要求中正紀念堂停止各項轉型正義工作,並且將儀隊移回堂內;針對文化部及國家人權博物館補助公民團體辦理文化論壇及人權活動,在野黨也刪除預算,甚至要求追回款項並對相關人員進行懲處。

針對這些開民主倒車的刪除理由,文化部表達最深切遺憾。

在預算凍結部分,文化部、文資局、影視局及台博館、史前館、國美館、台文館、人權館、傳藝中心、工藝中心等藝文館舍,遭受無差別凍結30%業務費。如此高的凍結比例,顯示的是立法權直接干涉行政權,甚至主導行政方向。文化部表示,「也代表公務同仁必須花費更多的力氣寫報告尋求解凍,再以僅剩的時間服務民眾及藝文工作者。」

文化部沉痛表示,114年的文化業務與工作已於去年陸續規劃完成,原本希望能有更多資源挹注文化產業,如今預算大幅刪減、凍結,這些刪減及凍結,將會直接實質影響所有藝文工作者、藝文場館及民眾的生活。

國家人權博物館 文化部 李遠

延伸閱讀

影/將南下勘災 卓榮泰:盡量讓受災戶年前恢復生活

文資局特展「藝百家100+」以動漫影音紀錄22種台灣傳統技藝

在野監督預算被網軍出征 羅廷瑋稱李遠「說詞不一」:部長騙預算

文化預算刪減 李遠:像斷了葉脈葉子終將枯萎而死

相關新聞

賴清德下令!全黨投入「人民是頭家」下鄉宣講

民進黨將發起「人民是頭家」下鄉宣講。民進黨中央黨部今天行文給各縣市地方黨部、民進黨黨公職及縣市議員,黨主席賴清德敬請黨公...

啟動下鄉宣講 林右昌:表決可以輸、守護民主不能輸

民進黨將發起「人民是頭家」下鄉宣講。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天表示,為了讓民眾了解現在國內外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匯集更大的民主...

總預算、財劃法覆議遭否決 綠宣講藍白反制

立法院昨進行總預算、財劃法覆議案記名表決,共一一二名立委投票,在藍白立委人數優勢下,以六十一票反對、五十一票贊成,兩項覆...

選罷法、總預算覆議案不通過!藍白人數優勢 61票否決

行政院對總預算案、財劃法提覆議,立法院今下午記名表決兩項覆議案,共計112位立委投票,總預算案與財劃法覆議案「贊成維持本...

總預算爭議 農業部挨批不中立

總預算案爭議不休,在政院帶頭下,各部會連日極力哭窮賣慘,部會首長更是爭相政治表態。農業部長陳駿季前天更拍影片,質疑在野黨...

行政院稱「請不起手語老師」? 北市社會局發聲:歡迎申請

行政院稱「請不起手語老師」,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桃園市議員凌濤喊話快向北市府申請免費服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