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輕颱百合生成 吳德榮:周末熱帶系統對台威脅不可小覷

台美貿易談判增籌碼? 路透:中油擬收購美頁岩氣資產

內政部擬修法罷免可募款 吳宗憲:現違法有沒有查?

內政部近期宣布,提案修法「政治獻金法」,增列罷免提議人與被罷免人得以合法收受政治獻金的條文。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日質疑,近日罷免國民黨立委的「公民團體」動員規模已超過民間自發所能負擔,經費來源為何?是否有未經許可的募資行為,或借到公益捐款,規避規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近期宣布,提案修法「政治獻金法」,增列罷免提議人與被罷免人得以合法收受政治獻金的條文。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日質疑,近日罷免國民黨立委的「公民團體」動員規模已超過民間自發所能負擔,經費來源為何?是否有未經許可的募資行為,或借到公益捐款,規避規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近期宣布,提案修法政治獻金法」,增列罷免提議人與被罷免人得以合法收受政治獻金的條文。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日質疑,近日罷免國民黨立委的「公民團體」動員規模已超過民間自發所能負擔,經費來源為何?是否有未經許可的募資行為,或借到公益捐款,規避規範?

吳宗憲今日表示,內政部近期宣布提案修法政治獻金法,增列罷免提議人與被罷免人得以合法收受政治獻金。消息一出,社會關注點自然集中在未來規範將如何落實,但他認為更值得追問的,是這項「改變」本身所揭露的「現狀」,在修法尚未完成的現在,是否已有罷免活動逕行募資,卻未受法律規範?

吳宗憲指出,民進黨已以一手之力讓大罷免浪潮席捲全台。這段期間內,許多所謂罷藍的公民團體動用了大量資源,包括變形金剛宣傳車、簡訊、紙本與數位文宣等等,規模與動員早已遠遠超出一般民間自發行動所能負擔。這些經費來源究竟為何?是否涉及未經許可的募資行為?又是否可能借道公益捐款、虛設名義,規避現行政治獻金法的規範?

吳宗憲提到,內政部曾在今年2月明確解釋過,罷免屬於「政治相關活動」,因此依法僅有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得以收受政治獻金。罷免團體並不包括在內,依法不得募資。既然如此,那麼在此時此刻、尚未修法之前,這些運作資金的來源是否合法?是否已違反政治獻金法第5條:「得收受政治獻金者,以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為限」?主管機關是誰?有沒有啟動調查與裁罰?

吳宗憲說,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他都看不到,因為有人在裝睡、有人試圖模糊這段空窗期中的種種疑竇。試問若現行法律原本就對收受政治獻金的資格和金額有明確規範,執法機關卻選擇性忽略,是否代表在「顏色正確」的前提下已形同默許?而當政治資金的流動可以選擇性的被放縱、脫離監管,誰能保證這其中沒有挾帶不當利益、洗錢風險?細思極恐。

吳宗憲強調,法律不只是寫給未來的承諾,也可以幫助明確此刻該守的界線、釐清曾經發生的弊病。修法固然必要,但面對已發生的問題與漏洞,不能只靠「未來會怎麼做」來交代;真正關鍵的,也包括對「過去發生了什麼」、「誰該負責」的清查與追究。如今面對的,從不只是制度的真空,更是責任的有意遺忘。

罷免 政治獻金 修法

延伸閱讀

地方盼溝通..交通部至今無意召開北宜高鐵說明會 吳宗憲:我來開

藍黨部遭搜索批檢方發明「併同帶回」 吳宗憲嗆:違法扣押就是違法

吳釗燮拒到立院報告共諜案 吳宗憲批抗中保台只是騙選票

影/國安會缺席共諜案報告 召委吳宗憲批抗中保台騙選票

相關新聞

謝國樑脫身關鍵曝!曾與吳國勝、張淵翔參加罷免會但先離未共商

基隆地檢署偵辦死亡連署案今天偵結,依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嫌起訴府民政處前處長張淵翔、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前主委吳國勝等7人...

國民黨台北市大造勢後 盧蔣韓反惡罷鐵三角成形

大罷免第一波投票7月26日登場,國民黨規畫未來「周周有造勢」,藍營要角積極投入反惡罷宣講。其中,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中市長...

影/我們都是賴清德眼中雜質!盧秀燕批「總統要搞倒台灣」喊藍白合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中午到基隆廟口夜市為立委林沛祥造勢,她說,賴總統上任後整天不是拚經濟,而是搞政治、搞罷免,才一年多基隆...

獨/檢調發動北中南東全台大搜索 藍轟:救大罷免?

北檢偵辦民進黨原住民立委陳瑩罷免案疑涉不實連署,上周傳喚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黃碧雲與專委李得全,複訊後無保請回。傳出檢調今...

賴稱民間大罷免展現公民力 侯友宜質疑:只有青鳥才是民意?

對於總統賴清德日前在「團結國家行動十講」中提到「表決多數不一定贏」、「大罷免能恢復國家秩序」,並強調公民力量正在展現,新...

影/全台大罷免 盧秀燕嗆:這是無差別、報復性行動

全台大罷免,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嗆賴清德總統和執政黨,這是無差別、報復性行動,她呼籲大家反罷免成功,提醒總統和執政黨,多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