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球投資人緊盯 川普「899條款」殺傷力有多大?

舊衣回收箱中有人!民眾驚嚇報警 他脫困稱「需要找地方靜靜」

玩水卻成「海賊王」!李康生闖養殖場偷撈海膽遭控竊盜 道歉稱已和解

超扯!檢調搜索「不小心」帶走重要公文 宜蘭領罷免連署書只剩1天

宜蘭地檢署指揮調查站搜索國民黨縣黨部,遭黨部指控扣走中選會公文,使得罷團無法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檢方一度否認查扣,晚間再向調查站了解,坦承搜索時「不小心」把這張重要公文挾帶走了。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地檢署指揮調查站搜索國民黨縣黨部,遭黨部指控扣走中選會公文,使得罷團無法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檢方一度否認查扣,晚間再向調查站了解,坦承搜索時「不小心」把這張重要公文挾帶走了。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檢調偵辦罷免死亡連署案,24日指揮調查站搜索國民黨縣黨部,事後遭黨部指控扣走中選會公文,致使無法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因事關重大,地檢署火速澄清「未查扣」,但縣黨部指證歷歷,雙方各說各話。檢方晚間再向調查站了解,最後坦承「不小心」把這張重要公文挾帶走了。

宜蘭罷免立委陳俊宇進入二階連署,25日是向中選會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的最後一天,罷免團體原計畫24日上午9時前往中選會領取二階罷免的連署書,但縣黨部一早遭搜索,帶走2袋文件資料,事後縣黨部發現,要前往中選會領取二階連署書的公文不見了,指控遭檢調扣走。

消息傳出後,縣議員楊弘旻與黃琤婷痛批,檢調選擇性辦案,不擇手段打壓公民團體及查辦國民黨,展開赤裸裸政治追殺,無所不用其極,罷免是憲法賦予人民權利,檢調竟然扣走公文,太誇張,一連串動作「昭然若揭」,無非就是要擋下罷免案。

依規定,罷免領銜人收到中選會的公文後10天內,必須持公文前往中選會領取二階罷免的連署書。縣黨部書記長武建華說,領銜人李惠玲本月17日簽收公文,領取連署書最後期限27日,由於26日與27日是假日,所以25日是最後一天,他們原訂24日上午9時出發前往中選會領取罷免連署書,但縣黨部一早被搜索,連公文都被扣走。

此事關重大,擔心誤解造成反彈,宜蘭地檢署晚間火速發布新聞稿澄清,並未查扣二階連署書公文,與事實不符;但黨部書記長武建華仍指證歷歷,被帶走的就是中選會寄給領銜人的公文。

據了解,由於領銜人李惠玲因有事,由副領銜人官天德持李的委託書及印章,連同中選會的這張公文,請縣黨部一組總幹事陳堅豐24日開車載官天德前往中選會,與武建華在台北會合,但人尚未出發,李、官、陳3人就全被帶走約談。

武建華說,時間就剩1天,他因擔心領不到連署書,馬上與陳堅豐的辯護律師連絡,「公文確實在搜索時帶走」。

地檢署雖一度澄清未查扣公文,晚間再向調查站了解,坦承「不小心」把公文挾在一堆資料裡帶回檢視,不過調查站約談時,知道領取連署署時間緊急,「協助」影印一份中選會的公文下來,連同陳堅豐提及的委託書及身分證等,請律師轉知給黨部書記長。

武建華說,如此重要的公文被帶走是事實,檢調竟然不承認,讓人難以接受,且為何不歸還公文正本?還用影本?黃琤婷議員批評「超扯」,扣了就是扣了,如此嚴重疏失怎能說「不小心」?錯過時間就不能領連署書,事關民眾權益,是在「搞什麼烏龍?!」

罷免

延伸閱讀

宜蘭地檢署偵辦罷綠連署案 正副領銜人各以20萬、15萬元交保

宜蘭二階連署書公文遭檢調扣走 藍批:擋罷免不擇手段

罷免二階連署過門檻? 台中藍委黃健豪回應:接受民意考驗

北市5藍委罷免二階連署全過門檻 藍營:不會被嚇倒

相關新聞

罷免江啟臣需要多少件才過關? 預判約要達120%至125%

罷免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團體今天說明,目前未收到中選會或台中市選委會的補件公文,依「公職人員罷免審查連署名冊查對須知」查對...

罷免吳沛憶也送件失敗 罷團:約差3千分沒有達標

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二階連署書,因領銜人張克晉未現身遭北市選委會退件,罷民進黨立委吳沛憶二階連署今也現身北市選委會送件,...

北市罷「雙吳」二階連署告急!罷吳思瑤恐無人送件 賴苡任曝走向

北市罷免「雙吳」綠委吳思瑤、吳沛憶二階連署送件7日截止,但雙方距離目標份數仍有差距,罷免吳思瑤還差5000份、罷免吳沛憶...

柯建銘代中選會預告?發文「7月26日、8月23日」罷免投票

大罷免截至29日為止,已有31名藍委的罷免連署書通過法定門檻,但中選會尚未公布舉行罷免投票的日期。不過,民進黨立院黨團總...

剛揭發監察院醜聞就被傳喚?張斯綱4字回應

國民黨北市議員張斯綱日前揭發監察院醜聞,今天因罷免立委吳思瑤、吳沛憶案而被北檢約談,訊後請回。張斯綱下午赴議會質詢前受訪...

高虹安拜訪新竹兩夜市…市民送暖反罷免 喊話邀請黃仁勳

全台大罷免潮,新竹市長高虹安也在綠營罷免目標之中,她最近積極勤跑地方,向民眾訴說政績、建設成果,呼籲市民能投下不同意罷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