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派出所前傳巨響!保時捷男吞7顆安眠藥上路 連撞5警車畫面曝光

高虹安久違現身!她直言罷免若過中央將派無民意市長 轟「勞民傷財」

民眾黨今天在新竹天公壇舉辦第2場「人民要當家」宣講,許久未公開現身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左七穿粉紅色外套者)一到場,獲得支持者熱烈歡迎。記者王駿杰/攝影
民眾黨今天在新竹天公壇舉辦第2場「人民要當家」宣講,許久未公開現身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左七穿粉紅色外套者)一到場,獲得支持者熱烈歡迎。記者王駿杰/攝影

民眾黨今天在新竹天公壇舉辦第2場「人民要當家」宣講,許久未公開現身的新竹市長高虹安一到場,獲得支持者熱烈歡迎。高直言,罷免不僅勞民傷財,若她遭罷免,中央更將官派沒有民意基礎的市長來接收竹市,呼籲市民一起起身反對。

今宣講會現場湧入數百名支持者,場面熱烈。高虹安提到,這場宣講地點具有特殊意義,因為2022年市長選舉前的黃金周她曾在同一地點造勢,當時也是風雨交加,象徵從政之路從來不輕鬆。她也笑說自己雖然沒有「行政院的光劍」和「柯建銘的多功能拐杖」,但有真心支持的市民是最大力量。

高虹安表示,她曾向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請益如何當好市長,並採納柯的建議,以智慧化系統取代管考市政,也秉持柯「財政紀律」理念,市府團隊2年來替新竹市還債45億元,平均每位市民債務減少1萬元;同時推動多項市政建設,每1.2天就有一項工程開工或完工。

談到新竹棒球場,高虹安表示,她從就任前就邀請美國大聯盟場務專家來台檢視,專家點出棒球場有排水不良及土壤問題,當時就感覺「眉頭一皺,有點不對」。後來請另一位專家協助,結果發現結構設計上有重大缺失,覆土高度比原定增加一倍之多,對下方無梁板停車場構成安全威脅。

她指出,桃園平鎮停車場曾因類似結構問題塌陷,造成一死一傷的意外,面對這些問題,市府要求廠商提供安全結構設計計算書,但廠商不但拒絕,還提起訴訟要求保全證據,導致整修工程被迫延宕。

高虹安說,外界質疑她故意不去挖棒球場,將球場當提款機,事實是她「真的很認真想把棒球場趕快修好,趕快來打一場球」,但前市府已支付廠商9.5億元,而現在廠商還在打訴訟。對於有民進黨議員聲稱場內垃圾是「民國六七十年代國民黨留下的」,高虹安表示,發現的垃圾中「不只有2022年的台啤罐,還有2016年才有的飲料」,讓這些說法不攻自破。

她向市民承諾,市府團隊會繼續努力,「趕快把棒球場修復完成,還給大家12億應該要有的價值,再難一定都要做。」

高虹安也呼籲市民要共同反對罷免案。她警告,一旦罷免市長通過,由民進黨執政的中央會官派一個沒有民意基礎的市長來接收新竹市,「請問你願意嗎?」

她批評罷免案不僅要花市民公帑3500萬、勞民傷財,還伴隨一堆仇恨對不實的謠言漫天飛舞,懇求支持者發揮一傳十、十傳百的力量,一起在新竹反罷免,除二階要拒絕連署,若進到三階,也要一起出來投不同意罷免。

高虹安 罷免 民眾黨 柯文哲

延伸閱讀

現身竹市台日少棒賽開幕晚宴 高虹安:棒球讓台日交流更密切

全國首見雙罷在竹市 行動連署站直搗高虹安關埔本命區

竹市龍山國小啟動汙水接管工程 家長讚高虹安兌現承諾

高虹安出席寺廟上梁典儀 他讚高「用心的地方首長」

相關新聞

罷免吳沛憶也送件失敗 罷團:約差3千分沒有達標

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二階連署書,因領銜人張克晉未現身遭北市選委會退件,罷民進黨立委吳沛憶二階連署今也現身北市選委會送件,...

北市罷「雙吳」二階連署告急!罷吳思瑤恐無人送件 賴苡任曝走向

北市罷免「雙吳」綠委吳思瑤、吳沛憶二階連署送件7日截止,但雙方距離目標份數仍有差距,罷免吳思瑤還差5000份、罷免吳沛憶...

柯建銘代中選會預告?發文「7月26日、8月23日」罷免投票

大罷免截至29日為止,已有31名藍委的罷免連署書通過法定門檻,但中選會尚未公布舉行罷免投票的日期。不過,民進黨立院黨團總...

剛揭發監察院醜聞就被傳喚?張斯綱4字回應

國民黨北市議員張斯綱日前揭發監察院醜聞,今天因罷免立委吳思瑤、吳沛憶案而被北檢約談,訊後請回。張斯綱下午赴議會質詢前受訪...

高虹安拜訪新竹兩夜市…市民送暖反罷免 喊話邀請黃仁勳

全台大罷免潮,新竹市長高虹安也在綠營罷免目標之中,她最近積極勤跑地方,向民眾訴說政績、建設成果,呼籲市民能投下不同意罷免...

基隆絕沛送3.7萬份跨二階門檻 林沛祥:不逃避做好三階準備

基隆絕沛領銜人陳青逸今天上午10時在全國各罷團的陪同下,向基隆市選委會送交第二階段連署書,連署數跨過法定門檻3萬394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