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測國文/考題有新意!MBTI結合古文 全中教評難度中偏易

114年學測進入第二天,下午首先登場的考科為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師團隊認為,今年國文考科整體中偏易,引文材料的白話文比例增加,難易度可望下降。另外考題跨領域、古今輝映,MBTI四向度性格類型也入題,另以〈虯髯客傳〉、〈西遊記〉古典小說討論「概念框架」的題目有新意。
全中教國文科試題評論教師團隊成員有彰化高中教師許家瑞、內湖高中教師張翼鵬、建國中學教師楊玉玲、萬芳高中教師林岱華、成淵高中教師陳怡伶。教師群指出,今年國文考科總字數與去年相當,約1萬2千字,選擇題共33題,閱讀題組即有21題,佔比63%。難易度為中偏易。相較於去年,引文材料的白話文比例增加,難易度可望下降。考題鑑別度為中等,多數題型仍偏重閱讀與理解。
全中教國文科試題評論教師團隊提到,本次國文科跨領域、古今輝映的題型有亮點。傳統15篇古文僅〈赤壁賦〉、〈桃花源記〉、〈晚遊六橋待月記〉、〈虯髯客傳〉及文化基本教材《論語》、《孟子》入題。第13到14題以近年流行的MBTI入題,用以分析歷史人物及論語、孟子的思想性格及經典課文文句,不僅要讀懂說明文字,還要能夠連結所學,相當靈活新穎,能讓學生了解到人性的古今通用之處。
另外,第4題以數學家丘成桐將數學與文學並談的文章做閱讀理解測驗;第9到10題的甘蔗題組題,結合製糖工業技術、產業發展、新詩、飲食文學;第22到24題以相同的醫療素材命題,第32到36題以〈虯髯客傳〉、〈西遊記〉古典小說討論「概念框架」融合現代觀點與古典文本對照。
全中教國文科試題評論教師團隊認為,國文科整體命題符合108課綱跨領域、跨時代、跨文類融合的精神。命題元素融入「應用文」,「文案」、「APP」等,出過的學測取材如〈赤壁賦〉、〈晚遊六橋待月記〉也以不同風貌再次出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