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冷氣團+輻射冷卻發威 苗栗大河3.5度、新竹峨眉5.7度極端低溫

乘夢而來,隨夢而去 瓊瑤的時代意義

瓊瑤(左)去年在創作六十周年演唱會上與李翊君同台憶當年,是最後的公開身影。本報資料照片
瓊瑤(左)去年在創作六十周年演唱會上與李翊君同台憶當年,是最後的公開身影。本報資料照片

瓊瑤翩然離開人世,在她以小說、歌詞、電影和電視劇為世人造夢的精采人生中,不僅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作家,更是台灣文學出版界的異數,極少數能受到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與越南大眾讀者的喜愛,開創了獨特的「瓊瑤現象」。

瓊瑤崛起在一九六○年代,早期的小說多半以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家庭反對,陷入自由熱戀的女孩無法自主決定戀情,面對癡戀濃情的男朋友,以及傳統管束的禮教家庭,左右為難,女主角總是既軟弱纖細,又異常極端堅持以叛逆身姿迎向愛情,或是萬般無奈屈從於父母親,於是發瘋、重病、輕生等等悲劇收場,讓讀者心碎,也令有識之士為之不安。

研究瓊瑤的專家林芳玫就指出:「瓊瑤企圖以情感融化父權制度,但是弔詭的是,她所刻畫的情感越濃烈,其意識形態效果也越強。」或許一語道破了瓊瑤小說何以在儒家文化圈,備受讀者喜愛,因為她以一個個情感故事,擊中太多青年男女在家庭與婚戀上的徬徨,也引發無數衛道人士的攻擊。

瓊瑤大事紀 製表/梅衍儂
瓊瑤大事紀 製表/梅衍儂

在香港影視與流行音樂尚未席捲亞洲前,一九七○年代的瓊瑤掌握了聯合報副刊連載小說、皇冠雜誌、出版社與電影公司,從小說連載、書籍發行、電影拍攝與唱片製作,直如一個龐大文藝愛情文化帝國。或許是她感受到早期作品過於慘酷,或許是大眾文化軟化了她,她筆下的愛情故事依舊有阻撓衝突,但更多的結局是世代和解與妥協,也帶來了更多的讀者。

近年來接觸了許多翻譯家,才更認識瓊瑤不可思議的影響力。韓國學者金惠俊就曾統計,一九五○年到二○○九年,有一百八十種台灣文學作品翻譯成韓文,其中瓊瑤的小說就有七十五種,高達四成。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越南,越南翻譯家阮秋賢也指出,讀者眼裡最著名也是最受歡迎的台灣文學作家正是瓊瑤,勉強可以匹敵的是三毛。邱貴芬老師也曾慨嘆,絕大多數翻譯成日、韓、越語的台灣文學作品,都必須靠文化部門補助,但是只有瓊瑤文藝愛情小說或少數的武俠小說,能靠讀者與市場的力道,暢銷與流傳。

問起班上的大陸交換生,是否讀過瓊瑤小說?或是看過影視作品?學生提到的作品多半是《雪珂》、《梅花三弄》、《還珠格格》等,對於我們曾受到瓊瑤悲劇故事洗禮的這一代人,面對大眾喜劇的笑鬧、宮廷場面的華麗,總是覺得若有所失,可能也很難和年輕一代描述瓊瑤曾代表的反叛力道。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台灣文學 瓊瑤 還珠格格 電視劇

延伸閱讀

拒絕長照的愛情 瓊瑤曾遭平鑫濤元配質疑同甘不共苦

劉家昌、瓊瑤相繼離世 韓國瑜:愴然與不捨如潮水般湧來

作家張曼娟談瓊瑤 揭生前最後貼文藏「愛的暗語」

追憶瓊瑤:影視作品76部《幾度夕陽紅》《在水一方》《一簾幽夢》《還珠格格》等定格愛情傳奇

相關新聞

86歲瓊瑤辭世 「我翩然去了」

八十六歲作家瓊瑤昨天在住家被發現死亡,留有遺書,檢警排除外力介入。秘書在臉書張貼她的遺書,她說已翩然離去,擺脫讓她痛苦的...

「沒有大作家架子」瓊瑤兩封親筆信曾撫慰大學生的心

知名作家瓊瑤筆下主角是台灣跨時代的愛情原型,留下無數經典佳句。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前副執行長林清強說,他就讀輔仁大學時...

打造華文愛情王國…「窗外」投稿皇冠 遇摯愛平鑫濤

瓊瑤筆下的愛情故事千迴百轉,但她自己的愛情故事比小說更傳奇。處女作「窗外」是瓊瑤的半自傳愛情故事,小說在平鑫濤創辦的皇冠...

瓊瑤曾為鼻胃管槓上平家子女 上周憶亡夫 喊不如歸去

一代言情作家瓊瑤驟然離世震驚各界。她或許跟筆下男女主角一樣柔情萬千、詩情畫意,但私下性格剛烈,在平鑫濤臥床後無懼謾罵,不...

瓊瑤離世 安樂死掀議 邱泰源:先做好安寧療護

知名作家瓊瑤離世,生前多次呼籲病人自主權,喚起安樂死議題。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表示,調查顯示,在「最適合善終國家」中,我居亞...

翩然的去了…瓊瑤離世引討論 醫師勸告:不要過度渲染、美化

知名作家瓊瑤昨(4日)被發現在家輕生離世,留書表示自己「已翩然離去」,擺脫痛苦的軀殼,希望家人和朋友不要為她死亡哀傷,因為她已盡力燃燒過。不過許書華醫師勸告,希望大眾與媒體不要過度渲染、美化,自殺遠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