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男神金城武神隱多年為它現身 網友嗨:帥大叔終於營業了!

交友APP配對後換LINE跟IG「突然秒不聊」?網曝1真相眾人狂點頭

綠委搶占立院議場 柯建銘反嗆傅崐萁:膽識好就來單挑

賴清德花圈署名中華民國總統 李彥秀:符合零意外承諾

賴清德總統出訪過境夏威夷,台灣時間1日前往美國海軍亞利桑納號戰艦紀念館致敬花圈,花圈上的署名為「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賴清德」。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天表示,賴清德此舉符合「零意外」的規劃與承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出訪過境夏威夷,台灣時間1日前往美國海軍亞利桑納號戰艦紀念館致敬花圈,花圈上的署名為「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賴清德」。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天表示,賴清德此舉符合「零意外」的規劃與承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出訪過境夏威夷,台灣時間1日前往美國海軍亞利桑納號戰艦紀念館致敬花圈,花圈上的署名為「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賴清德」。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天表示,賴清德此舉符合「零意外」的規劃與承諾。

李彥秀表示,賴清德看似一個小小的花圈署名舉動,讓民進黨的支持者、國民黨的支持者,以及中國大陸,都能找到「可以接受」的理由,唯一「不開心」的大概只有台獨基本教義派。

李彥秀指出,台獨金孫、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就任總統後,從國慶文告以及出訪的行動,迅速回歸「中華民國」,向「中華民國憲法」靠攏,證明中華民國是台灣2350萬人民的最大公約數,更是台海和平與安全的「安全瓣」。

李彥秀說,過去賴清德「親日順美」的立場鮮明,鮮少著墨整體的外交戰略,賴清德國慶演說次日,美方就透露「事前看過講稿」,到這次「無意外」的過境夏威夷,未來「美中共管」台海和平的情況會更為明顯,而賴政府要注意的是,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上任後,台灣的核心利益,不能成為交易的對象。

李彥秀認為,賴清德迅速擁抱中華民國,重挫台獨氣焰,證明國民黨長期的主張與立場的正確性。當然,賴清德也必須面對深綠獨派的反撲,辜寬敏先生遺孀王美琇就公開表示,要當面問問賴總統,「這個國家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當民進黨在國家認同問題上「拿香跟拜」,讓政治重新回到執政與監督,對台灣的民主的長遠發展是好事。

不過,李彥秀也提醒,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當選後,中共就在當年3月就與甘比亞建交,同年12月「英川通話」後,中共又挖走我國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賴清德當選後,中國大陸在兩岸外交戰上表現相對克制,賴清德在國慶文告以及出訪時強化「中華民國」意象,對岸是否視為善意?兩岸能否建立默契?還是美中共管台海制約?值得後續觀察。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表示,賴總統的用法跟蔡英文不太一樣,而是跟前總統馬英九一樣,署名為中華民國框號台灣,符合國民黨對於中華民國歷史觀點的陳述,比過去蔡英文時期來得正式,而且正確許多。

徐巧芯認為,賴總統使用中華民國括號台灣的署名,可能是為了消弭先前過多的台獨主張而引發的疑慮,因為當總統非常清楚認知到,台灣制憲正名、台灣獨立建國這些事情,對中華民國的危害程度非常高,所以賴總統不能只像蔡英文寫中華民國台灣,就可以過得去國際社會這一關,而是必須要釋放更多的善意。

中華民國台灣 蔡英文 賴清德

延伸閱讀

賴清德總統令 劉世忠出任駐越南代表

賴清德抵夏威夷AIT登機歡迎是最高禮遇?藍營批胡扯

赴太平洋訪問!賴總統過境夏威夷 學者:此行是展示「台灣重要性」的機會

台美有默契…美新舊政權交接期 賴清德過境「零意外」

相關新聞

出訪返台 向陸喊話 賴總統:舉拳頭不如張開雙手

賴清德總統昨結束首度出訪友邦行程,對於中共可能發動軍演,他向大陸喊話「舉起拳頭不如張開雙手,再多的軍演、軍艦、飛機給予周...

陸挖我友邦巴拉圭牆角 陳以信:北京大動作送訊息給台灣

賴清德總統日前展開訪我太平洋友邦,未來還計劃出訪中南美洲。根據路透社報導,我南美洲友邦巴拉圭5日驅逐中國外交官,理由為「...

賴總統今返台 陸軍演可能近期登場

賴清德總統出訪過境關島,當地時間五日上午與美國聯邦眾院議長強生、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等跨黨派議員通話。強生強調,台灣安全是...

賴總統過境關島與美議長通話 強生:協助台灣防衛能力

賴清德總統出訪過境關島,當地時間今上午與聯邦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及聯邦眾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Hak...

影/賴清德赴關島總督官邸早餐會 現場奏我國歌

賴清德總統出訪過境關島,當地時間5日上午赴關島總督官邸與總督古蕾露早餐會。會前現場奏美國與中華民國國歌,賴總統在致詞時表...

夏威夷智庫演說 賴總統提台灣3積極行動

賴清德總統在夏威夷東西中心(EWC)發表閉門演說與座談,提出台灣有三個積極行動,包括落實強化自我防衛在內的和平四大支柱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