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5縣市有感搖晃!花蓮19:55發生規模4.9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新生暴增!竹科3000人移居頭份竹南 頭份國中連實驗室都沒了

美國確立出生公民權…源頭與這號人物有關 華裔當事人曾孫發聲

放身心調適假無助解霸凌問題 藍委諷賴清德是晉惠帝

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務部門霸凌案連爆,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日前召開第二次會議,研議增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放假後霸凌問題就會消失嗎?公務體系長期存在過勞問題,他諷刺賴清德總統是晉惠帝,不食人間煙火。

許宇甄表示,公務體系霸凌事件頻傳,賴清德總統拋出的解方是讓公務員可以放身心調適假,這種說法跟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言論有87%相似,賴總統完全沒搞清楚公務體系目前面臨的問題。政府應重新建構友善的職場環境,解決公務員員額不足問題,訂定適合公務體系的職安法專法,解決這些問題比放假還重要。

許宇甄質疑,公務員放身心調適假,公務體系的霸凌問題就會消失嗎?公務員業務量暴增且員額不足,工作都做不完了,哪裡還有時間可以請假?還是放假後業務就能自己完成嗎?職務代理人業務增加,換他累垮崩潰再請身心調適假?缺人問題不解決,問題只會一直惡性循環,只會把病源體越養越大,然後總統、院長再道歉,換另一個部長下台。

許宇甄指出,對比民國113年和114年政府預算支出,113年度支出2兆8518億元,114年度支出3兆1324億元,增加2806億元,再看各機關用人狀況,113年度預算員額13萬1037,114年預算員額13萬0518人,反而減少了519人;由此可見,公務體系過勞問題在賴清德上任後變得更加嚴重,而繁重的業務也成了霸凌者的藉口與理由,才會出現霸凌者做法「目的良善」的推諉說詞。

許宇甄批評,若看部會主管預算,內政部增加392億元、衛福部增加317 億元、教育部增加278億元、交通部增加389億元、經濟部增加315億元,離譜的是環境部,預算金額不增反減7959萬元,全國垃圾問題嚴重,環境部卻在擺爛,令人傻眼。

許宇甄認為,政府部門預算增加這麼多,但人數反而減少,政府體系的職場環境如此不友善,怎麼好意思去要求私部門?從這些數據來看,政府帶頭違法壓榨公務員,因此最該被勞檢的應該是各政府機關,只要發現有問題,就處罰行政院長、各部會首長,如此一來公務員過勞沉痾的問題才有機會解決。

許宇甄強調,最該帶頭放身心調適假、公務員年假的應該是總統和行政院長、部會首長,若他們都不敢休假,公務員誰敢休假?政府體系目前的工作情況是「有假休不完」、「休假還要待命」,而且還限制打卡時間,常出現實際加班數超過法定加班數,請賴總統不要那麼不食人間煙火,請優先處理公務員過勞和員額不足問題,不要只會講韌性幹話。

公務員 許宇甄 賴清德 霸凌

延伸閱讀

總統賴清德民調回升 吳子嘉:收割掉棒球佳績光芒

蔡英文稱「台灣有時間」美應先助烏克蘭 賴士葆:賴清德認同嗎

總統賴清德五股拜廟 明天要出訪友邦…託民眾幫忙祈求平安

【重磅快評】賴清德出訪,解放軍舞劍,川普靠譜嗎?

相關新聞

原民會也傳霸凌 原本恐比勞發署更早發生憾事

公部門霸凌案爆不完,國民黨立委盧縣一接獲原民會三名職員聯名陳情,指一位羅姓科長長期霸凌下屬,導致身心及家庭生活受到極大創...

勞動部公務員之死…家屬心痛:受長官壓榨委屈往肚吞 回家仍笑咪咪

勞發署北分署吳姓公務員之死,同事為他抱不平上網發聲,勞動部重啟調查,認定吳姓公務員死亡和勞發署前北分署長謝宜容的職場霸凌...

衛福部霸凌8案公布調查結果 3案成立2人記大過

針對衛福部內霸凌案件,衛福部次長呂建德今舉行記者會說明,霸凌案件調查進度及懲處。一共有8人涉及霸凌被調查,其中3人霸凌屬...

被控挪用公款及綁標裝修 謝宜容涉貪收押禁見

勞動部昨天公布吳姓公務員之死第二次調查報告,一改上月首次調查報告稱無法證明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前署長謝宜容霸凌吳員,並稱謝...

立委爆勞動部養慣老闆 1/4得標廠商屬違反勞動法令慣犯

勞動部近期除使用就安基金惹議外,立委今天踢爆勞動部去年有1/4標案的得標廠商多次違反勞動法令紀錄,痛斥勞動部花錢在養慣老...

核安會遭爆有霸凌事件 主委:一個月做成初步調查報告

公部門霸凌事件連環爆,立委羅廷瑋今指出,接到核安會人員投訴,指去年逝世的某單位組長生前疑遭霸凌,時任長官經常對下屬咆哮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