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死刑犯黃麟凱昨晚槍決伏法 享最後一餐情景曝光

罕見!路透:濟州航空失事客機2具引擎都發現羽毛和鳥血

專訪/兩周琢磨千字文還原12強奪冠感動 張奕測3次MBTI「我是E人」

產業電價調漲12.5% 民生電價凍漲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昨天拍板,產業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二點五,民生電價則凍漲。新電價預計十月十六日上路。記者黃仲裕/攝影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昨天拍板,產業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二點五,民生電價則凍漲。新電價預計十月十六日上路。記者黃仲裕/攝影

電價費率審議會昨天拍板,住宅、量販店、超市與攤販集中市場等民生用電凍漲,產業電價平均漲百分之十二點五,其中半導體及資料中心電價調升百分之十四。這是三年來第四度調漲產業電價,影響逾五十萬用戶,新方案十月十六日起實施。

這次電價調漲只鎖定產業電價。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表示,台電提出平均調升百分之十四方案,但電價費率審議會委員認為不應齊頭漲,須考量個別產業狀況,除了「用電量」,又增加「產值」(製造業)及「銷售額」(非製造業)等衡量指標,因此有部分產業減半調或凍漲電價。

產業電價 每度來到4.29元

委員認為,產業電價調幅可再分類考量,務實反映產業復甦情形,因此決議產業用電成長者,例如半導體和資料中心等,電價適用最高調幅百分之十四。用電衰退百分之五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百分之十五以上者,維持凍漲。用電衰退百分之五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未達百分之十五,及用電衰退未達百分之五且產值/銷售額衰退百分之十五以上,調幅減半為百分之七。

經濟部稱,台電公司每賣一度電虧損○點四元,須逐步透過電價合理反映,這次調價有兩大原則,一為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二為兼顧產業競爭力,審議會決議民生用電不調整。這波產業電價調升後,產業電價由目前平均每度三點八一元來到四點二九元,仍低於主要出口競爭國家南韓今年上半年四點六五元。台電預估,電價調漲今年可挹注台電一五○億元,全年增至七四○億元。

產業界促 勿輕易放棄核能

針對產業電價調漲,工總理事林才翔表示,產業界期盼使用有競爭力、可靠的能源,希望政府不要輕易放棄核能,並研究讓現有核電廠有持續運轉的法源依據。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說,此次電價調漲會導致企業獲利減少百分之五以上,經營壓力變得更大,廠商可能外移或關廠,影響勞動市場,無薪假、裁員的情形將增加。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民生用電不調整,且部分內需與食品加工產業的電價也凍漲,預估間接影響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約○點一五一個百分點,對今年CPI年增率影響○點○三個百分點。

凍民生電價 台電要虧 800億

台電爭取的一千億元補助目前仍卡在立法院,經濟部表示,這次討論是由台電的財務結構分析決定是否應該漲價,沒有討論到補助預算問題。此次民生凍漲,台電仍要負擔八百億至九百億元虧損,且過去民生用電多次凍漲,未來如果千億元補助撥下來,這筆經費會用來彌補累計虧損。

台電 電價

延伸閱讀

政院感謝電價審議會以民生優先 將持續推動產業節電

拍板了!半導體、百貨公司將漲14% 「這類型」產業減半漲

產業電價將漲12.5% 民眾黨團:民進黨捅出國家級財務黑洞

電價要漲了!經濟部拍板工業用電調漲12.5% 民生凍漲

相關新聞

電價又轉彎!經部急宣布:菸草製造業漲14%、醫院電價凍漲

經濟部9月30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決議給予部分衰退產業減半調漲或凍漲。台電依決議公告調升7%產業,「菸草製造業」竟列在減...

產業電價調漲12.5% 民生電價凍漲

電價費率審議會昨天拍板,住宅、量販店、超市與攤販集中市場等民生用電凍漲,產業電價平均漲百分之十二點五,其中半導體及資料中...

觀察站/慷人民之慨 為錯誤能源政策埋單

台電財務拉警報,電價審議會拍板調漲電價不令人意外;針對工業用電開刀、民生用電凍漲,或可降低人民對漲價的反對聲浪,但政府編...

電價罕見1年漲2次還需2千億元補貼?經長郭智輝:兩回事

產業用電調漲14%、民生用電凍漲的新版電價10月16日實施,初估對台電營收貢獻150億元,1年內調漲2次電價,立委不滿台...

只漲產業用電 學者示警:推升民眾通膨預期心理

電價審議會決議產業用電平均調漲百分之十二點五,財經學者表示,AI、半導體等高科技廠商獲利可能被壓縮,對尚未復甦的傳產業者...

就怕年年皆漲 工商界籲:政府調整能源結構配比

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調漲電價,民生用電凍漲,但產業用電平均漲幅達到百分之十二點五。工商團體表示,調漲電價對企業經營壓力更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