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只漲產業用電 學者示警:推升民眾通膨預期心理
電價審議會決議產業用電平均調漲百分之十二點五,財經學者表示,AI、半導體等高科技廠商獲利可能被壓縮,對尚未復甦的傳產業者無疑雪上加霜。儘管此次民生電價凍漲,但國內通膨率仍高於警戒線百分之二,是否推升民眾預期心理需密切關注。
「經濟部自己騙自己,但騙不了大家。」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電價調漲讓廠商的生產成本再度上升,很難消弭民眾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一旦物價又再上升,工資勢必又要調漲,產業電價調漲對民生物價可能產生的連動影響是經濟部不應該規避的責任。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指出,電價再度調漲對廠商來說成本上漲、壓縮獲利,經營壓力自然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對尚未復甦的傳產業感受會更明顯,「傳產廠商私下自嘲,賴清德總統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全是高科技業,『我們是不信賴產業』」。
邱達生提醒,廠商因電價調漲而造成利潤被壓縮,能夠分配給員工的報酬、給股東的股利也會因此縮水;傳產業就業人數龐大,政府也需留意電價上漲是否會對勞動市場帶來衝擊。另外,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基期較高,或許這波電價調漲在通膨率數字不會有顯著的反應,甚至會因基期影響而出現通膨率回落情形,但「人民實際感受」並非如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