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台中圓夢計畫 用親情拉回曝險少年
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後,「曝險少年」輔導新制上路,但各地少輔會人力不足,影響成效。桃園市政府表示,輔導個案變多,但社工薪資不足、人手不夠,呼籲中央給足「糧草」。中市少輔會推動「圓夢發財車」計畫,透過親情力量,將少年拉回正途,迄今已成功輔導五案。
本報陽光行動報導少事法修法後配套不足,與現況脫節。桃市府表示,新制上路後,曝險案量大增,去年七月到今年六月總計有四六九件,比前年同期三三六件,增加近四成;桃園市少輔會每名輔導員在案量十五人,壓力居全國前三名,第一線輔導人員「壓力山大」。
桃園市府表示,少事法修法後,地方輔導責任上升,但薪資水準不成比例,加上人手不足,呼籲中央給足「糧草」,才有能力接住每名失落的少年。
台中市少輔會每年輔導約百名曝險少年,社工邱莞蓁推動「圓夢發財車」計畫;少年「東東」(化名)生長在單親家庭,母親獨力賺錢養家,未有家族旅遊經驗,東東為尋求同儕認同而觸法,社工安排東東與母親到鹿港老街出遊,重建母子關係,把少年拉回正途。
邱莞蓁表示,每名少年境遇不同,得設計不同計畫,例如有母子一起「手製豆腐」,藉由DIY過程看見對方的好;也有帶祖孫去遊樂園圓夢,目前已納入五名個案,將持續策畫,強化少年與家庭重要成員的凝聚力,透過愛,引導少年正向發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