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子法公告!明年採試申報 後年才收費

環境部昨公告碳費三子法,台灣邁入碳定價時代。環境部長彭啓明(中)、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右)、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左)昨出席記者會,指國內碳費將於二○二六年正式收費。記者蘇健忠/攝影
環境部昨公告碳費三子法,台灣邁入碳定價時代。環境部長彭啓明(中)、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右)、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左)昨出席記者會,指國內碳費將於二○二六年正式收費。記者蘇健忠/攝影

環境部昨正式公告碳費相關的三項子法,宣告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初步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二點五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為主,約有二八一家公司要繳交碳費。碳費費率原定今年六月發布,明年開徵,卻因討論過程不順利,預計十月完成審議,明年五月採試申報,二○二六年才會真正開始收費。

對此,環團批評,碳費費率是碳定價政策能否推動企業實質減碳的重要關鍵,依照環境部目前的碳定價機制規畫,碳費卻是直接棄守徵收二○二四年整年的碳排量,再次呼籲碳費審議委員會,尤其是經濟部代表,碳費應從五百元起徵,並逐年提升與國際接軌;優惠後的碳底價,需對齊已開發國家的碳定價水準,不低於三百元。

環境部長彭啓明強調,碳費是減碳手段,不是為增加政府稅收,也不是環境部小金庫,可以理解企業對開徵碳費的擔心,但碳費對企業影響有限,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非常不明顯,環境部也會避免造成綠色通膨。

環境部昨公告「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等三項碳費子法,明定碳費收費對象為年排放量達二點五萬噸以上的公司,估計約二八一家企業(約五百廠),其中一四一家為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一五五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全國總排放量百分之五十四。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業者須在每年五月底前,依前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繳費。另考量同一行業內公平競爭,事業於計算收費排放量時,原則可扣除起徵門檻二點五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預計二○三○年起徵門檻將適用年排放量一萬噸的業者。

「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以二○三○年為目標年,訂定兩種指定目標的計算方式,首先以二○二一年為基準年,參酌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訂定,適用優惠費率A;另一種為以二○一八至二○二二年為基準年,考量各排放源排放形式者適用優惠費率B。

「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部分,碳費徵收對象因轉換低碳燃料、採行負排放技術、提升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或製程改善等溫室氣體減量措施,達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目標者,可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定優惠費率。

對於環團質疑碳費棄守今年一整年的碳排量,環境部解釋,碳費收費辦法規定碳費徵收費率公告生效次年起才要收,每年五月底前依其前一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按公告費率自行計算應繳納的費額,所以明年先給企業熟悉申報流程的時間。

此外環團多次批評高碳洩漏風險行業享有兩折的高碳洩漏風險係數優惠,對企業而言不痛不癢,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說,除了起徵門檻會逐年下修,排放量調整係數值也會從初期的○點二(兩折),分階段調整為○點四(四折)和○點六(六折)等,優惠額度會下降。

碳費3子法重點 製表/李柏澔
碳費3子法重點 製表/李柏澔

氣候變遷 減碳 環境部 碳費 門檻

延伸閱讀

冷眼集/時程一再延宕 碳費成了「碳排折價券」

碳費抵減、時程延宕 學者批:不只給蘿蔔還送香蕉芭樂

碳費徵收再延宕、先期專案適用時間延長 環團不滿怒吼

排碳大戶2025年試申報碳費 2026繳費

相關新聞

碳費子法公告!明年採試申報 後年才收費

環境部昨正式公告碳費相關的三項子法,宣告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初步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二點五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

碳費緩徵又打折 學者:給蘿蔔送香蕉

環境部昨公告碳費三子法,不僅維持原先具爭議的二點五萬噸免徵額,甚至延後徵收碳費一年至二○二六年,環團憂心恐成「胡蘿蔔」大...

冷眼集/時程一再延宕 碳費成了「碳排折價券」

碳費三子法在各界漫漫等待下總算在昨天公告,但碳費費率依舊難產。讓外界意外的是,碳費原規畫今年開徵、明年繳費,如今卻變成明...

碳費即將徵收 彭啓明:減碳是標配大家都必須做

環境部日前公告碳費3子法,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所有國家都一樣,碳費一開始比較低,之後再慢慢往上拉高;未來排碳有價就是...

碳費延一年徵收 工總:盼費率先低後高

碳費再延後一年徵收,工總重要企業成員的台塑主管表示,減碳是全球趨勢,也是企業的責任,但現在全球不景氣,加上大陸產能過剩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