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苗栗公館今晨6.2度!小年夜北台10度以下 除夕初一極寒冷

小草上街是妨害司法?當年這些人都上街頭要求司法改革

全國改革司法行動聯盟以全民參與司法改革做為訴求,舉辦「一○一九為司法復活而走」遊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國改革司法行動聯盟以全民參與司法改革做為訴求,舉辦「一○一九為司法復活而走」遊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眾黨今號召民眾上街抗議「綠色威權」,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民進黨籍召委鍾佳濱臨時變更議程,要求司法院、法務部下周一報告「號召民眾上街對抗司法審判者為妨害司法公正罪之現行犯?」司法院報告指民眾上街陳情應受憲法保障,許多法律人更回想起,早在20多年,當今不少在朝官員都曾上街遊行要求司法改革

1997年10月19日,首次以司法改革為訴求的民間遊行活動,在「官方不改,全民司改」、「拒絕特權,回歸人權」等口號中,包括律師、法律學界、受害人等遊行群眾,在台北街頭遊行,要求政府提出司法改革時間表,「讓全民燃起對司法復活的希望」。

當年遊行隊伍由時任律師全聯會理事長范光群、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高瑞錚、民間司改會董事長陳傳岳、台灣法學會理事長林子儀、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李子春及人本基金會史英等人擔任「陣頭」,走在隊伍最前方;隊伍最後走到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由「陣頭」拖著巨型恐龍,並施放印有恐龍圖案的氣球,象徵告別「司法侏儸紀」。這就是「恐龍法官」一詞的起源。

當時的遊行聲明指出,台灣的司法沒有獲得人民的信賴,已是不爭的事實,台灣的司法,應該改革。也提到司法健全是民主法治國家必備的條件,要求司法健全是現代國家人民應有的權利。

蔡英文總統任內曾擔任大法官審薦小組成員之一范光群是當時的帶頭者之一,他在遊行結束時受訪指出,司法為人民而存在,司法改革應該傾聽人民的聲音,這次遊行正是向司法行政當局傳達這項訊息。

當年參與遊行的多位民間司改會律師,在民進黨執政時受到重用,有人至今仍是政府官員。

學者代表林子儀不但是陳水扁總統時期的大法官,也是蔡英文總統任內全國司改國是會議的委員之一,蔡英文前總統在全國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時,更公開點名委請林子儀召集一個諮詢小組,將民間對司改進度的監督意見,定期向她報告。同樣也是蔡英文總統任內的大法官審薦小組成員。

當年遊行後,對官方產生不小的壓力,也促成1999年國內首次包含官方與民間代表的全國司改會議。對於民進黨籍立委就今天的遊行,要求司法院與法務部報告是否為妨害司法公正現行犯,不少法界人士反譏,或許該請他先回去問問過往曾參與遊行的當今官員們。

全國改革司法行動聯盟以全民參與司法改革做為訴求,舉辦「一○一九為司法復活而走」遊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國改革司法行動聯盟以全民參與司法改革做為訴求,舉辦「一○一九為司法復活而走」遊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國改革司法行動聯盟以全民參與司法改革做為訴求,舉辦「一○一九為司法復活而走」遊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國改革司法行動聯盟以全民參與司法改革做為訴求,舉辦「一○一九為司法復活而走」遊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京華城 司法改革 柯文哲

延伸閱讀

小草上街是妨害司法現行犯? 綠召委要司法院下周報告

大法官艾里托證實「與川普通話」: 只談前助理 未談訟案

民眾黨黃國昌號召明天上街頭「111釘孤枝」 邱臣遠表態參加

民團籲各政黨批評司法應本於事實 儘速補滿大法官缺額

相關新聞

柯建銘批司法節上街自尋死路 黃國昌反酸該在家反省自己

民眾黨今號召支持者到自由廣場前「釘孤枝」,抗議綠色威權,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說,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司法節上街頭,是天大...

柯文哲壓線提抗告 高院仍在閱卷:尚無裁定時間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檢方二度抗告成功,北院2日第三次召開羈押庭,逆轉裁定4人羈押禁見,柯文...

柯文哲壓線提抗告 小草今上街「釘孤枝」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二日再被法院羈押禁見,柯文哲認為,滯留海外的「橘子」許芷瑜不是共犯、只...

柯文哲等4人提抗告遭駁回...確定羈押3月 高院理由曝光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4人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獲二度交保遭台灣高等法院撤銷,台北地方法院2日第三次召開羈押庭,...

聲援柯文哲「釘孤枝」 時力批:滿足一己、一黨之私

民眾黨今號召支持者到台北市自由廣場「釘孤枝」,聲援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時代力量譴責以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為首的民眾黨政治...

藍白相互告發柯文哲、林姿妙、高虹安貪汙 吳思瑤:關民進黨啥事?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以「野百合」運動與「釘孤枝」連結,民進黨委吳思瑤指拿「野百合」運動與挺貪腐的「釘孤枝」相提並論是褻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