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因瑣事與人起口角…警專學生失控 持美工刀揮砍無辜同學

緬甸規模7.7強震傳1國人失聯 外交部發聲了

龍騰斷橋道路工程土石崩塌!1工人遭活埋 尋獲已成冰冷遺體

柯文哲被起訴 郝龍斌:圖利罪絕對成立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圖/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圖/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正式起訴,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今早分析柯案表示,他認為圖利罪絕對成立,「柯文哲有犯罪」。

柯文哲昨日因涉京華城案等數項案件,遭檢方以四項罪行起訴,求刑28年6個月併科5000萬元罰金。

針對柯文哲案,郝龍斌說,柯文哲從民眾黨總統候選人變成貪瀆犯,柯文哲當初用素人身分,透過台北市長選舉成為政治明星,有很多名言如批財團「拿刀叉吃人肉」、「基金會就是政治人物的魔戒」、「不容忍貪汙擺爛文化」,當市長也強調公開透明、財政紀律,卻因政治獻金及京華城案等兩案羈押、起訴,很多外在影響誘惑會造成判斷錯誤,柯文哲是典型禁不起誘惑,在金錢之中迷失犯下錯誤。

郝龍斌分析,檢方用圖利罪起訴柯文哲,京華城容積率392%在柯文哲手裡允許到了560%,還拿監察院背書,就算這部分沒有爭議,容積率從560%到840%,給了20%容積獎勵,30%容積轉移用44億來買,作為台北市長,圖利罪絕對成立。柯文哲到底有無犯罪,郝說他個人覺得是有的,但用收賄起訴,用1710萬來說柯貪汙且金流交代不明,證據薄弱,如果看應曉薇拿了4千多萬,柯文哲圖利沈慶京是300億以上,只拿1710萬則完全不成比例,且金流流向沒有具體找到,這是不夠強的證據。

郝龍斌進一步說,沈慶京跟柯文哲都否認,在Excel有提到「1500沈慶京」,也列了非常多人,其他都確定是金流,1500萬是金額沒有問題,但金流在哪?因此要說柯文哲收1500萬,羈押4個月就得到這樣的結果,不足以讓大家信服。柯文哲當台北市長時帶著高人氣明星光環,那時柯是點石成金且盛氣凌人,擋不住權力金錢誘惑,為何小草大量流失,是因為覺得被欺騙。

關於柯文哲曾以「五大案」攻擊郝龍斌,郝說,柯怎麼講他,他覺得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麼面對台北市民跟支持者,對這事情他滿沉重,這事情造成國際媒體都在報導,讓台北市蒙羞。他覺得台北市長是榮譽職,台北市民全台水準最高,台北市民有博士學位者超過1%,全世界找不到這樣的城市。

郝龍斌說,他當市長時有個體悟,在台北市做公職人員,好好做的話,比在任何慈善團體當志工等有意義,他當台北市長任何一個決定不只影響台北市民,其他縣市、地區、國家都拿來當學習榜樣,譬如Ubike,台北市當初推動1999市民熱線,大陸官員最驕傲的是「12345,有事找政府」,這就是台北市的1999,大陸自台北學習。台北市是指標城市,是台灣的名片。

郝龍斌也提到,柯文哲當市長時常常霸凌同仁,在台北市為人所知,這是為什麼柯文哲出事時,一堆人出來指責,甚至核心幹部幕僚在談話性節目攻擊柯,凸顯柯的領導能力有問題。

京華城 柯文哲 郝龍斌

延伸閱讀

柯文哲限制住居禁見證人 黃國昌:陳佩琪不在80個證人內

柯文哲獲3000萬元交保 裁定書:接觸證人可能再羈押

1500萬證據在哪?柯文哲涉貪汙圖利法院裁交保 北檢要抗告

京華城案彭振聲首位交保離開 500萬保金深夜就到

相關新聞

柯案5在押被告全交保!柯文哲3000萬加限制住居

檢廉偵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等案,昨起訴柯文哲11人,包括柯文哲等5名在押被告移審,台北地院重大金融犯罪專庭審判長江...

林俊言獲推薦模範公務員 民眾黨酸:迎合上意是北檢標準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貪汙等案,柯文哲日前在出庭時對公訴檢察官林俊言辦案手法提出批評,還說他「恨死檢察官」。民...

柯建銘批司法節上街自尋死路 黃國昌反酸該在家反省自己

民眾黨今號召支持者到自由廣場前「釘孤枝」,抗議綠色威權,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說,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司法節上街頭,是天大...

柯文哲壓線提抗告 高院仍在閱卷:尚無裁定時間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檢方二度抗告成功,北院2日第三次召開羈押庭,逆轉裁定4人羈押禁見,柯文...

柯文哲壓線提抗告 小草今上街「釘孤枝」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二日再被法院羈押禁見,柯文哲認為,滯留海外的「橘子」許芷瑜不是共犯、只...

柯文哲確定提抗告了! 黃國昌曝律師團商量後的時間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本月2日裁定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國民黨北市議員應曉薇、眾望基金會董事長李文宗4...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