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中模擬考分數超差…她1心法學測衝上頂大:不到最後別輕言「我不行」

李玟50歲冥誕!二姊淚思妹「你永遠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

獨/低溫來襲 川普就職典禮移室內 韓國瑜代表團行程恐生變

新聞幕後╱當年密會局處「喬蛋」 李文宗貫徹柯文哲旨意、爆衝突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競總前財務長李文宗涉偽造文書交保200萬元,北市前都發局長林洲民爆料,當年李文宗為顧及遠雄利益,強行干涉大巨蛋案審議,要求更改會議紀錄,甚至對他咆哮。記者曾原信/攝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競總前財務長李文宗涉偽造文書交保200萬元,北市前都發局長林洲民爆料,當年李文宗為顧及遠雄利益,強行干涉大巨蛋案審議,要求更改會議紀錄,甚至對他咆哮。記者曾原信/攝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深陷政治獻金、京華城案等案,檢方約談時任競選總部財務長李文宗,諭知李文宗200萬元交保。北市前都發局長林洲民爆料,李文宗當年任市長室主任,為顧及遠雄利益,強行干涉大巨蛋案審議,要求更改會議紀錄,甚至對他咆哮。市府官員證實,這場會議非正式會議,李文宗找大家來討論為遠雄解套,過程中與林洲民發生激烈口角,後來林為首「卡蛋派」都陸續離開市府。

據了解,引爆點是2018年下半年會議,當時李文宗是市長辦公室主任,由於大巨蛋都審當時卡關很久,李文宗透過前市府秘書長張哲揚邀包含法務局、消防局、環保局、體育局、都發局等局處首長,甚至還有大巨蛋的代表人,時任都發局長就是林洲民,當時會議談的內容就是針對包含環評通過人數、防災避難模擬人數、大巨蛋遊覽車等問題。

市府官員透露,這場會議並非正式會議,也沒有做會議記錄,李主要是想透過邀集各局處首長尋求能幫大巨蛋解套方式,但討論過程中各自意見有不同,李文宗和林洲民過程中有口角「吵得蠻兇」,李有提出一些想法,林可能不能認同,李話講的比較重,就被認為有「施壓」。

該官員回憶,當年李文宗對於大巨蛋確實有關心,印象最深刻就是其中一次都審會李文宗直接到會議旁聽,遭在場委員質疑,後面才作罷,另一個案件就是這場會議,後來這場會議有人錄音外留給議員,不然原本的園區總容留人數李還想要增加。

議員簡舒培表示,當時有人看不下去將音檔給她,結果她在總質詢上播放這段錄音時,柯文哲還當場拍桌,質問她錄音檔從哪裡來的,痛批北市府遭「監聽」,且據她了解,柯文哲還曾要李文宗告訴林洲民「如果你在那麼堅持下一任都發局長就不續任了」,最後給他一個住都中心董事長,林拒絕離開市府,而過程柯完全都沒跟林講過話。

市府前幕僚表示,柯文哲連任後第一要務,就是盡快通過大巨蛋,不想再跟遠雄採對立態度,但林洲民理想太高,在大巨蛋容留人數等公安議題不願讓步,就派身兼市政顧問的李文宗去執行,目的就是要貫徹柯意志,而李擔任過科技業副總,柯認為李可和遠雄溝通,加上能言善道不會和人起衝突,和年輕幕僚相處沒什麼架子,以顧問身份介入局處業務。

該幕僚透露,林洲民和李文宗雖然檯面上未衝突,但幕僚都知道兩人積怨已深,關鍵原因就是柯第二任期局處首長多為「挺蛋派」,導致柯文哲上任之初視大巨蛋為五大弊案的風向轉變,但林洲民一直希望柯文哲「回頭是岸」,將主要責任歸咎在李文宗等人身上。

京華城案 大巨蛋 李文宗 林洲民 柯文哲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木可大秘寶 林洲民扮演「殺手級柯黑」

【重磅快評】京華城和大巨蛋劇情驚人相似 只是換角而已

林洲民爆李文宗干涉台北大巨蛋審議 北市政風處回應了

羈押庭遇綠色法官?吳思瑤:為救柯文哲鬥臭台灣司法

相關新聞

帳房「橘子」轉被告 法界:柯文哲延押機率高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昨對涉嫌行、收賄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聲請延長羈押,應女助理吳順民得以具保停押。...

柯案5在押被告全交保!柯文哲3000萬加限制住居

檢廉偵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等案,昨起訴柯文哲11人,包括柯文哲等5名在押被告移審,台北地院重大金融犯罪專庭審判長江...

柯建銘批司法節上街自尋死路 黃國昌反酸該在家反省自己

民眾黨今號召支持者到自由廣場前「釘孤枝」,抗議綠色威權,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說,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司法節上街頭,是天大...

柯文哲壓線提抗告 高院仍在閱卷:尚無裁定時間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檢方二度抗告成功,北院2日第三次召開羈押庭,逆轉裁定4人羈押禁見,柯文...

柯文哲壓線提抗告 小草今上街「釘孤枝」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二日再被法院羈押禁見,柯文哲認為,滯留海外的「橘子」許芷瑜不是共犯、只...

柯文哲確定提抗告了! 黃國昌曝律師團商量後的時間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本月2日裁定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國民黨北市議員應曉薇、眾望基金會董事長李文宗4...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