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要特別注意!年節中最「凶運」3大生肖 化解方法一次看

春節零食「四大天王」回來了!一票網友驚呼:終於知道它們的名字

小S「指數異常」 憂健康狀況下定決心改變

無保請回北檢要抗告 柯文哲嗆編故事:新黨國體制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中)面對檢廉的車輪戰訊問後,步出台北地院後向支持民眾發表談話。記者蘇健忠/攝影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中)面對檢廉的車輪戰訊問後,步出台北地院後向支持民眾發表談話。記者蘇健忠/攝影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昨天裁定無保請回,北檢預計今天提出抗告。柯文哲今天受訪時表示,檢方現在動用所有國家力量,正在研讀電腦裡面的資料,政府從負面選舉走向負面政治,民進黨已經變成新黨國體制,「對我來講坦蕩蕩。」

台北地檢署持續偵辦京華城容積弊案,台北地方法院昨天裁定柯文哲無保請回、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羈押禁見,台北地檢署指出,針對法院裁定研擬抗告理由,檢察官將盡速提出抗告。

柯文哲今天上午9時許步出家門,他提到檢廉搜索住家帶走USB跟硬碟,比照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的案子,檢方在第二天就提出抗告,「為什麼我的拖這麼久」,研判檢察官動用所有力量,正在研讀電腦裡的資料。

柯文哲指出,現在除了三大案、政治獻金案,還有第一漁果市場的案子,這個國家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缺水、缺電、缺工、缺人才、核電、勞保、健保、高齡化、少子化、淨零碳排放等,政府每天應該要認真工作,然而現在從負面選舉走向負面政治,現在大概動用全部的國家力量,很認真地在研讀柯文哲。

柯文哲認為,檢方昨天沒有提出抗告,應該是在研讀電腦裡面的資料,想要找出什麼東西,「對我來講坦蕩蕩」,依照他待在北檢兩天的時間,要從資料拼湊、編造故事太容易,整個中華民國的司法機關,現在已經變成跟名嘴一樣,「每天穿鑿附會,不要說是抹黑,就是在編故事。」

柯文哲說,反正自己就照常工作,「我也不希望有一天,在台灣有罪的定義重新改變,民進黨說你有罪就是有罪」,國家不應當是這樣,台灣花了30年的時間,走出國民黨的黨國體制,結果民進黨變成新的黨國體制,司法跟媒體成為政治工具,「對得起當年民進黨的前輩嗎?20年前我們也是支持民進黨,你們已經變成新黨國體制。」

此外,民進黨昨天晚間在臉書以「民眾黨沒說的真相」為題發出系列圖文,隨後卻在發布不到2小時就刪文。柯文哲聽聞後表示,其實在整個過程中,壓力最大的人就是那位法官,因此他在最後的結辯跟法官說,檢察官的立場明確、態度清楚,「你就不要為難了」。

有關京華城容積率提高至840%,柯文哲則說,「現在當然知道」,當時案子送進都委會,大家都可以去找紀錄,自己從來都沒有參與。

媒體詢問,檢廉偵辦京華城案,搜索台北市政府都委會執秘邵琇珮住處,昨天以貪汙治罪條例「圖利罪」被告身分進行約談。柯文哲則緩頰,他想要替邵琇珮講個公道話,「一個公文如果那麼多人簽字,最後不可以把責任全部推給一個人,哪有這樣的?」

京華城案 柯文哲

延伸閱讀

京華城案柯文哲請回 陳水扁貼「我無罪」字畫這樣回應

柯文哲稱不清楚容積率 林亮君:完全不知情之術真好用

【重磅快評】柯文哲說謊了嗎?只要小草埋單何樂不為

京華城弊案先聲押彭振聲 柯文哲「插隊」先開羈押庭答案曝光

相關新聞

帳房「橘子」轉被告 法界:柯文哲延押機率高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昨對涉嫌行、收賄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聲請延長羈押,應女助理吳順民得以具保停押。...

柯案5在押被告全交保!柯文哲3000萬加限制住居

檢廉偵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等案,昨起訴柯文哲11人,包括柯文哲等5名在押被告移審,台北地院重大金融犯罪專庭審判長江...

柯建銘批司法節上街自尋死路 黃國昌反酸該在家反省自己

民眾黨今號召支持者到自由廣場前「釘孤枝」,抗議綠色威權,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說,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司法節上街頭,是天大...

柯文哲壓線提抗告 高院仍在閱卷:尚無裁定時間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檢方二度抗告成功,北院2日第三次召開羈押庭,逆轉裁定4人羈押禁見,柯文...

柯文哲壓線提抗告 小草今上街「釘孤枝」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假帳案遭起訴,二日再被法院羈押禁見,柯文哲認為,滯留海外的「橘子」許芷瑜不是共犯、只...

柯文哲確定提抗告了! 黃國昌曝律師團商量後的時間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本月2日裁定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國民黨北市議員應曉薇、眾望基金會董事長李文宗4...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