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進口車0關稅?他憂「台灣汽車供應鏈瓦解」被酸爆:沒競爭力就倒一倒

漢光演習戰車起步不慎 撞凹對向休旅車車頭、駕駛門

台新金總座針對「新新併」提出五大聲明 不排除拉高換股比例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新金今日召開法說會,總共有超過20個提問和「新新併」相關。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指出,主要提問有二大,一是台新和新光換股比例會否有調整可能?二是中信金已發起對新光金公開收購,台新對策如何?對此,他做出以下五大回覆,並且要求,金管會應支持合意併購為優先,第三方不宜在已有合意併購之下,發動敵意併購,才能立下規則,讓大家有所遵循。

若金管會核准公開收購?林維俊說他相信不會,因為2022年是在新光金董座許澎時代就已洽合意併購,但當時未有正面回覆,所以當年11月已提公開收購方案,也向金管會報告,且當時架構和中信金如出一轍,所以金管會當時有所質疑,認為用股份作對價,有波動,希望用100%現金,不要採取搭配股票收購來進行。既然此案2年前被拒絕,金管會應有監理標準一致性,因此不應同意中信金的申請才對。

若台新要提高換股比例,對於流程,林維俊說,8月22日雙方董事會要過的程序,將全部重來,以更改比例,也要重新召開董事會及股東臨時會。

林維俊的五大聲明重點如下:

第一,台新與新光的換股比例。林維俊表示,因為三家相關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每天股價都在波動,所以出價數字是動態改變情況,所以很難說誰的出價多少,也難說比誰高出百分之多少?在這種持續變動之下,未來的確有這個可能會調整,台新金會在適當時間作適當調整規畫。

第二,提到中信金對新光金的公開收購,林維俊強調,合意併購是雙方進行很多專家評估,這個要受到優先尊重,若容忍在最後階段出來敵意併購的干擾,甚至破局,以後市場就沒有合意併購的空間,有違金管會合意併購的初衷。

而且他強調,開放敵意併購的規範,並非打壓合意併購,這對金融監理沒有好處,過去20年來金融合併活動不振,也使金融業擴大規模及國際化受限,金管會才在2018年將敵意收門檻從51%降至10%,但他相信立法本意仍以合意併購為優先,用意絕非用敵意併購取代及壓抑合意併購。

第三,若金管會用開放公平競爭理由來同意敵意併購,干擾合意併購,等於政策上用敵意併購驅逐合意併購,也將造成本質上不公平,因為敵意併購可任意出價,且第一次只要10%就可達到阻擾目的,且無視合意併購者開大門走大路的努力。

第四,金管會同時開放合意併購和敵意併購,倘若敵意併購者將收購的股份,轉換為合併後新公司的股份時,來干擾新合併公司的決策,甚至讓其啟動對合併後新公司的第二波敵意併購,不只造成金融業亂象,也會形成金管會在監理執政的問題。

第五,整併首重市場穩定及公共利益,所以大股東適格性要有更高標準,林維俊指出,中信金以往的前幾宗併購,不僅有數起爭議涉訴訟,不但負責人及親信都有涉及,還有未結案件,金管會須充分考量大股東適格性。

金管會 台新金控 併購

延伸閱讀

中信金送件收購新光金 「三金」盤中卻齊跌

「新新併」出現空前危機…台新併新光 可走兩條路

中信金送件跟時間賽跑 若金管會未反對即可啟動收購

有新光金、台新金或中信金持股怎麼應對? 專家:跟誰成局對整體金融環境良性看待

相關新聞

「新新併」併購案資料送齊了!公平會:最快可能下周立案

金管會近日表態不同意中信金(2891)公開收購新光金(2888),讓吵了超過一個月的雙龍搶親正式畫下句點,外界關注「新新...

新新併決戰10月9日股臨會 大股東林伯翰喊話:勿鋌而走險

新光金(2888)雙龍搶珠案,隨著中信金(2891)公開收購新光金16日遭金管會駁回,使得新新併機率大增,而台新金(28...

中信金不放棄併購新光金 周五董事會將討論收購計畫

中信金控公開收購新光金控,金管會提出四理由表示不同意後,不到廿四小時,中信金昨傍晚公告,要將金管會裁定緩議的公開收購計畫...

中信金收購新光金 金管會不准

趕在中秋節前夕,金管會昨天舉行臨時記者會,提出四點理由宣布「緩議」中信金控公開收購新光金控的合併案,實際上等於不同意「中...

金管會不准中信金公開收購新光金 全文聲明看這裡

金管會今日宣布,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申請投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一案,予以緩議,金管會的聲明稿全文如下:

四大理由 金管會不同意中信金公開收購新光金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指出,金管會審議之後,不同意,認為和書件上準備的計畫,不足夠,經過金管會審查,對新光金的申請公開收購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