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劉世芳指農業權入法將讓農地水泥化 張麗善回擊:沒農業權才是災難
雲林縣府疾呼農業發展權應入國土法,內政部長劉世芳指此概念不合時宜,恐造成農地水泥化,會造成國土計畫災難,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回應,劉世芳所言是誤導制度理念,並指無農業權的國土計畫才是災難。
劉世芳昨表示,農業發展權入國土法不合時宜、非常僵固,恐造成農地水泥化,會造成國土計畫災難,要雲林縣政府多思考。
張麗善說,雲林縣政府站在支持土地公平正義以及配合國家糧食安全的立場,提出農業權入法,透過合理的調配制度,使農民獲得穩定收入,增加農地面積及生產效率,何來「農地水泥化」,她認為,農業權絕不是國土計畫的災難,沒有農業權的國土計畫才是災難。
張麗善表示,劉世芳說農業發展權移轉是用「容積移轉」的方式,讓農地永久不能更動,她認為國家糧食安全不應以一次性的「容積移轉」概念來討論,應參考「碳權交易制度」,研議農民每年所額外承擔的其他縣市糧食安全總量,如何透過交易、移轉或調配制度等方式,合理地轉由非農業縣市人口分擔,而非僅由農業縣、農民承擔。
她表示,劉世芳所言是誤導制度理念,美國發展權移轉制度不僅實施於農地,也包含重要林地等,透過此制度可同時保護國土,並增進土地所有權人的權益,雲林提出農業權入法已4年,未見中央專案研議,內政部既有批評意見,針對公共利益與私人財產權的衝突議題,內政部有更好的構想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