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聯合報社論/中共利劍巨蟒齊出,台灣社會警覺卻不足

迴避承諾派兵捍衛台灣 川普:我選上,中國就不會犯台

氣候委員會今開議 擁核、反核正面交鋒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今天登場,調適、韌性、能源供需等將在會中進行討論。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今天登場,調適、韌性、能源供需等將在會中進行討論。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今天登場,由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會議將聚焦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台灣二○三五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二大主題;另據了解,賴政府淨零策略中的「碳定價」今年將上路,環境部也會說明目前進度。此外,會中預計觸及能源議題,擁核派與反核派將正面交鋒。

委員涵蓋產官學與民團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由賴總統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顧問由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出任,委員則涵蓋產官學與民間團體共廿四人。

環境部及台電分提報告

氣候委員會首次會議聚焦淨零轉型、多元綠能減碳科技、綠色數位雙軸轉型、永續綠生活、公正轉型、綠色永續金融,以及國土永續調適韌性共七大主軸。會議重頭戲是環境部長彭啓明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分別提出「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報告」、「台灣二○三五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報告」。

賴總統主持會議做結論

賴總統今天將親自主持會議、發表談話,在兩個報告事項結束後,開始進行閉門會議,委員們在會中討論後,最後由賴總統結論。

據了解,彭啓明將說明,台灣勢必將遭遇極端高溫、暴雨旱澇等衝擊,針對氣候變遷,則有短中長期因應策略,包括「防災、調適、淨零」,三者綜合就是賴總統的「永續國土韌性計畫」。

至於二○三五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據了解,報告將提及未來電力供需仍面臨各種嚴峻挑戰,包括AI的快速發展帶動半導體製造,以及資料中心等用電需求激增;曾文生將說明在穩定供電前提下加強韌性、加速減碳、區域平衡、建立電網韌性等。

由於李遠哲、童子賢先前已多次表態贊成使用核能,但也有不少委員來自長期反核的團體,擁核、反核成員將首度過招;據了解,賴總統希望不同能源政策的主張者,能透過委員會平台進行深入對話。

擁核派挑戰綠神主牌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缺電危機是賴總統二○二八年連任的最大絆腳石,從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競選政見,再到把擁核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納入名單,明顯是想要透過外部壓力,挑戰民進黨長期反核的神主牌;而賴總統不僅想當「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也想成為「務實的核能工作者」。

在野籲別用意識形態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說,用電會影響到民生、產業發展,應該好好討論,只是不要用意識形態決定。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吳思瑤認為,不能因為設立委員會,就可以做違法的事,非核家園是法定國家政策,而且使用核電必須有核安、核廢處理及社會共識,未來才能進一步討論。

反核 彭啓明 李彥秀 李遠哲 氣候變遷 永續 淨零 減碳 能源政策 非核家園

延伸閱讀

童子賢持續「傳福音」主張核綠共存 籲台別失去AI發展優勢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明登場 7大主軸核能也可能躍上討論桌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登場…不滿童子賢挺核 楊木火邀童會前辯論

未來哪個領域用電成長最多?童子賢點3產業:重中之重是選擇不排碳的發電

相關新聞

童子賢挺核 反核大老:環團有壓力

總統府前天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核電議題的討論引發關注。與會委員反核派大老施信民表示,他不知道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

賴總統:非核家園非民進黨意識形態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昨天在總統府舉行,賴清德總統表示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能源議題和國家氣候治理,絕對...

氣候委員會今開議 擁核、反核正面交鋒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今天登場,由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會議將聚焦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台灣二○三五電力供需...

藍提修法「非核家園」改「零碳」 綠:那賴2028就不用選了

賴清德總統稱「非核家園」並非民進黨意識形態,而是當年朝野共識且寫進「環境基本法」的國家法定目標。而早在賴總統談話前,多位...

新聞眼/穩定供電擺第一 總統對核能態度可見端倪

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開會昨落幕,由於氣候變遷議題與國家的能源選擇息息相關,核能的用與不用也成外界關...

觀察站/氣候委員會 擁核反核宛如兩條平行線

同一天,台北有反對燒垃圾發電的街頭陳抗,彰化則有另一場拒光電、護良田千人連署,為守護家園激昂發聲,都是為了增加綠電,引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