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彰基播放「國有器官」紀錄片收恐嚇信 稱要炸到「血流成河」

G-Dragon私服曝光...竟來自台灣品牌!吳思賢也有同款

MLB/藍鳥搶佐佐木白費功夫!826萬美元簽約金輸道奇650萬

嘉義縣農損初估高達3.5億元 卓榮泰承諾從優從寬認定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嘉義縣視察農損狀況,承諾從優從寬認定農損補助。記者黃于凡/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嘉義縣視察農損狀況,承諾從優從寬認定農損補助。記者黃于凡/攝影

凱米帶來致災性雨量,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嘉義縣視察農災損,沿海近萬棚牡蠣全毀,農作品項及面積零碎,縣長翁章梁預估農損金額高達3.5億元,並當面向卓榮泰爭取改善水利設施。卓榮泰承諾,從優從寬認定農損,也會檢討防洪頻率,疏濬及土方去化問題。

農糧署統計,截至昨天下午4點,嘉義縣農業損害面積90公頃,損失金額488萬元,包括蔬菜類28公頃、食用番茄16公頃、食用玉米14公頃、絲瓜7公頃及木瓜5公頃較嚴重,另水上鄉種植250公頃木瓜,但因多處淹水、封路,實際災損將進一步查勘。

縣長翁章梁說,提報進縣府的農損已有1.4億元,尚不包括沿海養殖牡蠣,預估所有農損逾3.5億元。颱風帶來山區強降雨,造成八掌溪溢堤,設在堤防外的抽水站和排水設施都失效,等水退後才能利用重力排水,建議淹水地區應加高防洪頻率、加強疏濬,也會盤點防水設施不足處向中央請求,希望卓榮泰支持。

蔡易餘說,強降雨造成淹水成災,但近年河川疏濬面臨困難,因為水庫也在挖土,台糖認為疏濬的土沒那麼好,且又因台糖是農地,暫置土方有租金、地價稅問題,導致疏濬土方無處可去,土方無法快速去化是一大問題,建議中央應協助解決。

卓榮泰說,台南農損約3.6億元,加上嘉義已高達5億元,一個早上的時間一直報上來,雖然希望災害愈小愈好,但請農民朋友不要擔心,政府有準備補助機制,透過各地政府核實認定,包括災害補助、天然保險、天然災害貸款半年免息等,希望農民朋友安心。

卓榮泰也說,面對這麼大的風雨,2、3天就降下整年雨量,再大防洪疏濬系統都很難因應,人不一定能勝天,但要經得起老天給的考驗,克服困難,昨天與縣長通電話了解狀況,滿足人力、設備等需求,一定檢討防洪頻率、疏濬及土方問題,並從優從寬認定農損。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嘉義縣視察農損狀況,承諾從優從寬認定農損補助。記者黃于凡/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嘉義縣視察農損狀況,承諾從優從寬認定農損補助。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縣慘遭強颱凱米肆虐災情慘重,縣長翁章梁預估農損金額高達3.5億元。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縣慘遭強颱凱米肆虐災情慘重,縣長翁章梁預估農損金額高達3.5億元。記者黃于凡/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嘉義縣視察農損狀況,承諾從優從寬認定農損補助。記者黃于凡/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嘉義縣視察農損狀況,承諾從優從寬認定農損補助。記者黃于凡/攝影

凱米颱風

延伸閱讀

凱米颱風災後復原 工程會開立公共設施災損專案

卓榮泰台南勘災 宣布農業天然災害貸款半年免息

影/學甲高粱受損 卓榮泰台南勘災:從寬認定、簡化流程、補助到位

凱米颱風釀災!卓榮泰致電全台首長 明起與鄭麗君赴各地勘災

相關新聞

台鐵縱貫線、北迴線 提前今復駛

凱米颱風影響,台鐵縱貫線(嘉義=新營間)因八掌溪溢流,於南靖=後壁間八掌溪橋南橋台路基遭沖刷淘空,預計今天首班車前搶通;...

影/颱風攪局航班大亂 2千名旅客擠爆金門機場

凱米颱風遠離,但受到外圍環流影響,金門昨天天候惡劣,一整天狂風暴雨,共取消32架次台金班機,有約2千多人滯留金門,今天一...

東部鐵公路斷!搭機搭船回花蓮 「感覺回到古代的花蓮」

凱米颱風重創東部鐵公路,也中斷花蓮往北聯外道路,造成花蓮陷入孤島危機。交通部長李孟諺昨表示,台鐵北迴線預估廿九日恢復單線...

颱風假放第4天!高雄10個行政區27日繼續停班課

凱米颱風已離境,不過高雄仍有不少行政區列為土石流警戒區,高市府宣布,明天那瑪夏、甲仙等10個行政區繼續停止上班上課。

凱米橫掃 …全台農損近6億 屏東縣最慘重

凱米颱風造成中南部地區嚴重災損。農業部今指出,經農糧署、畜牧司、漁業署彙整,截至今天上午11時,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

凱米釀全台5死531傷…雨炸中南部 高雄重創

凱米颱風帶來超大豪雨襲擊台灣中部及南部,高雄受創最重,從市中心到郊區多處嚴重淹水。全台因風災釀五死五三一傷,停電戶數最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