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正妹與閨密出國淪豬仔返台 白狼張安樂出手營救?警方這麼說

山下智久個資遭洩漏…松機貴賓室員工PO社群 營運商證實開罰

吳銘漢夫婦命案/證物出包 菜刀凶器竟遭掩埋

涉一九九一年吳銘漢夫婦命案的凶刀曾被軍方埋藏土中,也黏貼了膠帶,吳家人一度盼能重行鑑定、找出凶手殘留的生物跡證,但希望落空。記者王宏舜/翻攝
涉一九九一年吳銘漢夫婦命案的凶刀曾被軍方埋藏土中,也黏貼了膠帶,吳家人一度盼能重行鑑定、找出凶手殘留的生物跡證,但希望落空。記者王宏舜/翻攝

犯下卅三年前汐止吳銘漢夫婦強盜殺人案的軍人王文孝,伏法前仍一口咬定蘇建和等三人共犯,但因刑求、蒐證、證物監管鏈等問題,蘇建和三人死刑定讞後又再審改判無罪確定。二○一七年司改國是會議曾決議健全證物監管與保管制度、成立國家級司法科學委員會強化鑑識工作,可惜七年過去了仍未落實。

吳銘漢夫婦命案發生的年代,刑案現場保全觀念不足;救護人員、派出所員警、刑警、葬儀社人員、地方人士、記者湧進吳家,血腳印到處留、垃圾桶吃剩便當及菸蒂也不知誰扔的,嚴重影響刑案解讀;這些狀況直到刑事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前主任翁景惠引進「現場封鎖線」及「證物封緘袋」制度才逐步改善。

另外,當年蒐證觀念及鑑定技術也不如今日進步,許多生物跡證未採集,雖說以現在科技來挑剔當年辦案並不公允,但若當年蒐證、採證夠完備,或許不至於落到法曹難以論斷的地步。

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二○○九年七月應高院再審之請而重回現場重建,他在鑑定報告前言便提到「本案現場紀錄並非完善,屍體相驗及物證搜集亦多有瑕疵,故僅能做到局部重建工作」。他根據現場噴濺血跡分布狀況、屍體刀傷痕跡,得出「極不可能同時四人刀棍齊下砍殺兩被害人…一人一刀所為」結論,但王文孝如何僅憑一己之力先後砍殺吳銘漢夫妻共七十九刀?為何未驚醒吳的年幼子女?留下一堆疑點。

全案另個匪夷所思疏漏,是唯一扣案凶器、在吳家發現沾有血跡的菜刀,竟因王文孝伏法、吳家人拒領「證物」、軍方實施精實案要銷毀證物時把菜刀一併掩埋,致使法院審理時「找不到凶器」;二○○三年凶刀被挖出,首度出現在法院,但因證物保管鏈中斷,是否真為凶刀遭被告方多所質疑,最後無法採驗。

二○一七年司改國是會議曾作成證物保全決議,「建請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共同研議,建立證據監管及判決確定後之證物保管制度,規範證據監管之方法及保管期限,並明確規範違反之法律效果。」但相關機關開會認為現行證物管理機制運作沒困難,建立統一規範較有難度而不了了之。

另外,司改國是會議還建議成立「國家級司法科學委員會」,但因刑事局、調查局和法醫研究所皆負責鑑識工作,成立司法科學委員會勢必牽動各部會組織與權力,相關機關或因此而興趣缺缺。不過,鑑定良窳牽涉是否造成冤抑,政府如認為無成立必要,現階段也應設法補足法醫師人力、整合各鑑定機關物證資料庫,健全鑑識採證能力。

司法院 國是會議 李昌鈺 蘇建和

延伸閱讀

高雄撒釘怪客為慣犯 警尾隨蒐證「當場逮人」建請檢方聲押

影/採衣賊有毒!警上門她躲廁所 毒品塞胸罩、馬桶水箱

萬華養生館「加價500元」享半套性服務 6男客、3越南女全被帶回警局

屏東崁頂鄉工地挖到疑似爆裂物 軍方帶回鑑識比對

相關新聞

「只想活下去」 單親爸靠美容贏回人生

台灣每十戶就有一戶是單親家庭,有人被現實生活逼到死角;改編真實故事的電影「不能沒有你」,掀開單親家庭處於社會邊緣的真實樣貌。不過,也有單親爸媽不願向現實低頭,邁步走出幽暗低谷。

南方澳大橋斷 9.8億建新橋 安全嗎?

「天啊…橋斷了…」,二○一九年十月一日上午九時許,宜蘭縣南方澳跨港大橋連續發出轟隆巨響後從中斷裂,一輛油罐車緊貼橋面「倒...

偏鄉警力單薄怎解?殺軍警奪槍 花蓮懸案23年

軍警命案 震驚原鄉

吳銘漢夫婦命案 引發法律程序保護被告質疑

今年東吳大學畢業典禮,五十三歲高齡學生蘇建和獲頒人權碩士;他曾被控強盜殺害吳銘漢夫妻判處死刑,因再審改判無罪確定。另個場景,七十多歲吳唐接已照顧弟弟吳銘漢遺孤吳東諺卅多年,曾是監獄教誨師的他,從未放下心中冤痛和憤恨,期待已纏訟卅二年、即將更一審判決的民事賠償官司,能還給家屬公道。

斷橋5年難上岸 外籍漁工依舊住船上

如果外籍漁工在岸上有個家,還會被天外飛來的斷橋壓死嗎?南方澳斷橋事件五年過去,一千六百名外籍漁工多數仍睡在臥舖狹小、環境...

關鍵人物/被判刑喊冤…邊曉耕:斷橋是設計、維管出問題

「台灣這麼多座橋,除了我自己造的,其他橋根本不敢走。」八十一歲的邊曉耕,因南方澳大橋斷裂遭判刑兩年,他不服地說是「背黑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