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突丟「多航段」 協商二度破局
華航勞資第二次協商歷經4小時宣布再次破局,罷工將持續!桃園機師職業工會常務理事陳蓓蓓出面說明,公司今天花了1半小時在支微末節的細項,進入第一項疲勞航班討論後,華航今天拿出的對案依然是「飛時8小時以上3人、12小時以上4人」,就是上次的會議紀錄,工會退讓了、同意了,但希望「多航段」7小時以上3人,但若是「多航段」12小時以上可同意4人,不過公司認為這樣會增加900人,加上勞資雙方對「多航段」見解不同,協商宣告破局。
陳蓓蓓解釋,工會認為大於一個落地就是「多航段」,比如台北到曼谷、曼谷回台北,若超過7小時就應派遣3人(現在是2人),但公司認為「多航段」是超過3個落地,例如台北到新加坡到泗水,以及美國內陸貨機航班。陳蓓蓓表示,單航段有台北到新加坡、台北吉隆坡、台北到峇里島等,這都已不算在內。
交通部今天晚間5時開始主持第二次華航勞資協商,不過遲遲無法在第一條訴求疲勞航班達成共識,晚間接近9時左右大批到交通部聲援的機師離席,表示過去4小時持續在疲勞航班僵持不下,協商疑似宣告破局、罷工將持續。10分鐘後原本到交通部外喊口號的機師們,又回到交通部二樓休息室,交通部政次王國材在20樓協商的會議室等待機師回去繼續協商。
晚間9時10分左右,衝出交通部的大批成員,一度鼓譟協商成員要出來說明,全員歡呼後,又回到2樓會議室,據了解是協商成員到2樓會議室向會員說明協商經過。王國材等交通部、勞動部成員則持續在20樓的協商現場,希望機師工會繼續回去協商。工會則在晚間9時35分開始向媒體說明狀況。
陳蓓蓓表示,今天資方花了1個半小時提出議事規則,包含證照如何發還、要花多久時間發還、要在哪裡發還,以及薪資如何計算,「光是10小時從哪時開始算,就又討論20分鐘」,「若9點談完,薪水算到何時?」「你們是日薪,這樣怎麼算?」讓她質疑「都在這些支為末節,誠意在哪裡?」「若9點談完,薪水算到何時?」不斷強調這些繁瑣規範。
陳蓓蓓說,疲勞航班管理方面,原來提出飛航執勤時間,他們要求我們改成飛航時間,「我們今天一來就說從善如流,以飛行時間計算」,華航今天的對案是8小時以上3人、12小時以上4人,他將上次的會議紀錄又唸了一次,「我很驚訝問他,這就是你的對案?他說是」,結論是,我們同意華航的對案,但有些航班型態,工作時間長、飛行時間短,比如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夜航班,去回曰2小時,但有2、3小時地停時間,還有前後準備時間,公司說「前後可以休息,怎麼會累。」
「我給你三個便當要你明天不要吃飯,你會不會餓?」陳蓓蓓說,她在現場也說王國材很偏心。對方提案跟上次一樣,我們將「飛航執勤時間」改成「飛行時間」,但希望多航段改成7小時、11小時,最後再退,長程段12小時是「可控制的疲倦」,但希望多航段堅持7小時以上3人,但公司從頭到尾方案沒有改變。
陳蓓蓓說,公司還玩文字遊戲,「什麼是單航段、什麼是多航段」,公司以英文解釋「多航段」,堅持是「3個落地」,結論是公司無法接受,公司仍堅持原方案。她說,由於時間已晚,「一直在上英文課」,也認為「喊價是沒有意思的」,她請求資方趕快提出對應方案,只要解決疲勞,是否堅持7小時3人,「我們都有空間,也都願意再談」。
陳蓓蓓說,公司說1個小時要增加900多人,但工會認為這個數字有些差距,要求公司回去精算並提出數字,希望公司再提出對應方案。工會作最壞的打算、最佳的期待,「雙方都不希望罷工繼續下去,可以讓我回去工作嗎?」
【相關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