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義消搜救新北落水民眾出意外 1消防員溺水送醫搶救不治

中南部仍需注意短延時強降雨 10天後恐又有熱帶擾動、颱風生成

救援遇水庫放水致1民眾、3警消命危?翡翠水庫管理局發聲澄清

世界工廠老化/陸勞動力危機 牽動全球供應鏈

中國低生育率困境難解/中、印、東協勞動力規模比較/各國年齡中位數 中國愈來愈老  圖/聯合報提供
中國低生育率困境難解/中、印、東協勞動力規模比較/各國年齡中位數 中國愈來愈老 圖/聯合報提供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指出,大陸人口將從2024年的14.08億人,一路下滑到2100年只剩6.33億人,跌幅逾50%,相當驚人。

畢業季來臨,中國大陸2025年大專院校畢業生達1,222萬人,年增43萬人,創下新高,但看似人力充沛的背後,卻藏不住人口逐年減少的隱憂。過往號稱「世界工廠」,如今面臨嚴酷的人口紅利消退衝擊,這對大陸經濟甚至全球供應鏈都可能造成致命打擊。近年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發展,一定程度緩解人力缺口的壓力,但這能成為挽救人口流失的救命丹?

大陸總人口數在2022年首次出現減少,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2022年全大陸人口14.11億人,比2021年少了85萬人,這是大陸自1961年以來,頭一回出現人口減少的情況。2023年減少208萬人,最新的數據是2024年大陸人口14.08億人,減少139萬人,反映近年「生不如死」的人口現況。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日前發布「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指出,大陸人口將從2024年的14.08億人,一路下滑到2100年只剩6.33億人,跌幅超過50%,相當驚人,顯示大陸人口減少的趨勢已受到聯合國的關注。

彭博產業研究預估,未來10年大陸人口將減少5100萬人。到2035年,人口預計將下降到13.6億人,儘管去年因龍年出生人口達954萬人,終結連七年下降,但人口自然增長率仍為負值,且推估在結婚率低的情況下,出生率仍會持續下降。

人口減少 催化供應鏈移轉

總人口數的連續減少意味著大陸的人口紅利在不斷衰減,將對勞動力、消費市場等產生多方面影響,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加上美中貿易戰,不僅衝擊大陸經濟內需與勞動力結構,長遠來看,更可能影響其世界工廠地位,催化供應鏈移轉,工作機會減少、失業率增加。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數據顯示,大陸近五年勞動力減少近2000萬人。大陸15至59歲勞動力人口在2011年最高峰時為9億2500萬人,之後以每年200萬至500萬人的速度減少。預估到2050年,將減少至7億人左右。尤其最明顯短缺的勞動力是15至24歲,年輕勞動力因追求高學歷等原因不斷減少,2006年大約還有1億2000萬人,至2020年只剩下一半的6000萬人左右,近年人數勢必更少。

除了勞動力減少,近年由於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不願從事體力工作,離職率高達35%左右。結果,工資以10%左右的速度上漲,導致人工成本不斷增加,但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例如鴻海在鄭州的工廠,為了找到更多勞動力,工廠的老員工介紹新員工進工廠就可獲得人民幣1000元的獎勵,對於未經介紹進入工廠的新員工,則給予人民幣600元獎勵,希望能夠加速補足勞力缺口。

全球供應鏈本來就靠中國大陸撐著半邊天,工人少了,貨造不出來,歐美國家急得跳腳,紐約時報就評論說,這可能會讓全球經濟都跟著放緩。

AI和機器人 減緩人力缺口

不過,隨著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力缺口,例如餐飲業常見的送餐機器人,就取代了一部分的送餐人力。

另外,大陸也研發出AI廚師,可以執行烹飪任務,減少了對傳統廚師的需求,同時也創造新的工作類型,例如機器人維護保養和管理人員。

在製造業方面,AI和機器人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最明顯的就是汽車工廠的機器手臂,可自動焊接及噴漆,隨著人形機器人發展日益成熟,大陸知名機器人企業優必選就打造出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陸續進駐蔚來汽車及比亞迪工廠,從負責簡單的搬運工作開始,並逐步增加工作量及範圍到車門鎖檢查及貼上汽車貼紙等。

美國投資銀行高盛就預測,未來20年,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380億美元。

儘管AI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有助於對沖人力不足的壓力,但人口減少的問題已然迫在眉睫,更重要的是,人口結構的驟然變化,不僅影響產業發展,也會對大陸政經環境、家庭文化等造成衝擊,影響所及,涵蓋大陸社會方方面面,北京當局自不敢小覷。

陸推出生育政策 成效有限

事實上,大陸政府已發現人口問題的嚴重性,近年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人口減少的問題。例如自2020年起,全面開放三孩政策,鼓勵家庭生育第三胎,各地政府也推出購房補貼、生育津貼等。

然而,目前看來,各項支持生育政策成效有限,經濟放緩下的現實生活困境仍是擺脫不掉的因素。

據估算,大陸全國家庭養育孩子至22歲的平均成本達人民幣68萬元,約台幣280萬元,對照下,部分地方政府提供每月補貼二孩、三孩家庭人民幣200元等措施,根本是杯水車薪,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據大陸官方公布「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去年全大陸已關閉2.8萬所小學及幼兒園,北京若不嚴肅面對、積極拿出對策,留給當局解決人口問題的時間恐怕已不多了。

AI 中國人口 供應鏈 勞動力 機器人 生育率

延伸閱讀

賓士中國:將在福建生產全新純電MPV 追加對陸投資

大陸汽車價格戰要喊停了?傳比亞迪7月起取消一口價

美關稅戰恐加速大陸犯台時程!外媒:川普3原因成北京「幫手」

陸國產航艦山東艦首訪港 陸專家:震懾圖謀不軌的勢力

相關新聞

川普速報/首批關稅函寄14國 日韓課25%、美股大跌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掀起全球「川普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日本政府今召開會議 持續與美協商 川普宣布8月1日起對日、韓等14國加徵的新關稅數字,日本和南韓稅率為25%,部分國家最高達40%,並延長對等關稅寬限期至8月1日。消息引發市場不安,道瓊大跌逾420點,特斯拉股價重挫近7%,美元走強、日圓貶值逾1%。日本政府今召開對策會議,官員表示川普政府的關稅通知信實質延長暫停期,強調仍有談判空間,將與美方持續協商,目標是就汽車關稅等整體方案達成協議。

川普速報/川普今起寄關稅通知信 真正開徵8月1日啟動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掀起全球「川普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輸美商品拚到20%關稅 越南拿到協議卻恐踩進地雷?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強推關稅政策,迫使越南妥協卻可能引火上身,中國反制陰影籠罩東協;日本及印度則因國內政治壓力,遲遲無法打開農業市場,談判陷入膠著。 看點2:達賴喇嘛宣告繼任者將誕生於自由世界,北京卻堅持「中國認證」原則,兩方對立不僅關乎藏傳佛教的未來,更牽動地緣政治局勢,各國恐被迫選邊站。 看點3:錄音門觸及泰國政治紅線,撼動政權根基,總理貝東塔被暫停職務,不只讓本已疲弱的經濟前景更為堪憂,國家也陷入權力真空與多重挑戰。

核能全球發展/從廢核到能源困局 德國經驗為歐洲淨零政策敲響警鐘

儘管瑞典、英國、丹麥、法國及德國先後宣布在2045年或2050年前,要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但受到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德國...

核能全球發展/美歐重啟核能布局 核電成為全球能源再轉型的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行政命令刺激國內「核復興」,歐洲也因能源安全考慮向核電開大門。6月22日,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引發中...

郭崇倫會客室 EP218|《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李大維新書發表

前外交部長李大維歷任新聞局長、駐美代表、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海基會董事長等要職,6月出版《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除了是李大維自身的回憶錄,也是對於中華民國近30年來外交的一個反省。本集為郭崇倫先生在新書發表會與李大維先生的對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