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救援遇水庫放水致1民眾、3警消命危?翡翠水庫管理局發聲澄清

「要怎麼睡覺?」川普擠牙膏式宣布新關稅 中經院長預期台灣關稅落在這區間

新北溺水男救不回…再傳4消防1義消落水 3人命危救回2人

美大學風暴/要錢也要人 全球名校都愛外籍生

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到澳洲等國的名校,都向國際學生廣開大門,背後原因除避免財政赤字外,還有國際聲譽及科研實力等考量。

外籍生 錢是首要考量

財務危機是歐美大學招收外籍學生的首要原因。經濟學人指出,早在川普重返白宮前,全美多間大專院校就已面臨財務困境。今日的美國人對高等教育興致缺缺,高中畢業生直升大學的比率,由2016年的70%降至2022年的62%;據穆迪信評公司去年12月報告,美國有3分之1的私立大學與5分之1的公立大學陷入虧損。

迫在眉睫的人口結構變化更在傷口上灑鹽。據估計,美國高中畢業生到2030年的總數恐下降6%,到2041年更將減少13%。其影響因地區而大不相同,在東北部與中西部州,由於大學的數量過多,學生數減少恐達3分之1。

外籍生雖非解藥,卻能紓緩大學面臨的痛苦。目前美國的外籍生人數約百萬,為2000年的2倍,所支付的學費遠高於本地學生,在部分公立大學繳納的學費甚至是本地生的3倍。

在美國,高等教育的外籍生占學生總人數的6%,而英國、澳洲及加拿大的外籍生比率均超過25%。英國瑞丁大學國際副校長拜倫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少了國際學生,英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就無法運作。英國大學目前的資助模式依賴外籍生。由於沒有上限限制,國際學生的學費更高,讓海外學生成為大學重要的收入來源,「僅靠政府提供的資金與本地學生的學費,我們無法維持營運」。

後段私大 更仰賴外籍生

經濟學人認為,後段班的私立大學將較頂尖大學在經濟衰退時更容易受損。哈佛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分別有28%與40%的學生來自海外,但還有捐款、國債、信貸融資、債券等方法平衡開銷。哈佛在2024年的學費(含國際與本土學生)與住宿費占總收入約20%,後段班私立大學則超過80%。

對頂尖大學而言,即使經濟成長減緩也難影響學生申請入學的意願,但對二線、三線院校來說,雖然外籍學生的數量不多,卻對校方的營運更重要。

海外學生數量的放緩將衝擊大專院校。若前段班的學校招收更多本土學生,後段班的學校就更難吸引學生而無力支付開銷。英國就因為簽證規定的變化導致外籍生數量急劇下降,2024年約有40%的大學被預測會出現赤字,使其更依賴外籍生。

吸引人才 反映學校實力

再者,廣納外籍生有助於全球排名、國際聲望及科研實力。拜倫表示,「若我們無法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人才,我們就無法進入前200大」,還說國際學生對在地經濟產生正向影響。「校園裡的多元文化融合帶來不同的體驗。若少了文化與財務的投入,我們將損失慘重」。

美國政治倡議團體Fwd.us也說,外籍生協助大學的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實驗室完成研究,還帶來多元文化與觀點,其支付的學費讓關鍵課程、研究中心及學生福利得以維持。

由於國際人才不僅攻讀學位,也常擔任講師與博士後研究等職務,讓大學得以開設規模更大、品質更好的研究所課程或研究計畫。

在美國大專院校就讀的110萬名外籍生,集中許多從事STEM的前瞻研究,讓哈佛及其他美國學校成為全球稱羨的對象。

英國大學聯合會向BBC表示,「英國是國際學生首選的目的地,反映我們實力與在全球的卓越聲望。國際學生為英國帶來巨大的經濟、社會及文化貢獻,強化我們在全球各地的影響力」。

哈佛大學 國際學生 外籍生 美國 英國 財政赤字

延伸閱讀

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前 英國證實曾接獲通知:但美方未提出任何請求

川普小兒子年僅19歲 靠家族加密幣獲利4000萬

外籍生賣淫 教育部:已透過財力、語文能力審核防治

警方查獲新南向國家學生賣淫 教團憂外籍生政策仲介介入剝削

相關新聞

川普速報/首批關稅函寄14國 日韓課25%、美股大跌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掀起全球「川普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日本政府今召開會議 持續與美協商 川普宣布8月1日起對日、韓等14國加徵的新關稅數字,日本和南韓稅率為25%,部分國家最高達40%,並延長對等關稅寬限期至8月1日。消息引發市場不安,道瓊大跌逾420點,特斯拉股價重挫近7%,美元走強、日圓貶值逾1%。日本政府今召開對策會議,官員表示川普政府的關稅通知信實質延長暫停期,強調仍有談判空間,將與美方持續協商,目標是就汽車關稅等整體方案達成協議。

川普速報/川普今起寄關稅通知信 真正開徵8月1日啟動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掀起全球「川普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輸美商品拚到20%關稅 越南拿到協議卻恐踩進地雷?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強推關稅政策,迫使越南妥協卻可能引火上身,中國反制陰影籠罩東協;日本及印度則因國內政治壓力,遲遲無法打開農業市場,談判陷入膠著。 看點2:達賴喇嘛宣告繼任者將誕生於自由世界,北京卻堅持「中國認證」原則,兩方對立不僅關乎藏傳佛教的未來,更牽動地緣政治局勢,各國恐被迫選邊站。 看點3:錄音門觸及泰國政治紅線,撼動政權根基,總理貝東塔被暫停職務,不只讓本已疲弱的經濟前景更為堪憂,國家也陷入權力真空與多重挑戰。

核能全球發展/從廢核到能源困局 德國經驗為歐洲淨零政策敲響警鐘

儘管瑞典、英國、丹麥、法國及德國先後宣布在2045年或2050年前,要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但受到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德國...

核能全球發展/美歐重啟核能布局 核電成為全球能源再轉型的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行政命令刺激國內「核復興」,歐洲也因能源安全考慮向核電開大門。6月22日,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引發中...

郭崇倫會客室 EP218|《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李大維新書發表

前外交部長李大維歷任新聞局長、駐美代表、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海基會董事長等要職,6月出版《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除了是李大維自身的回憶錄,也是對於中華民國近30年來外交的一個反省。本集為郭崇倫先生在新書發表會與李大維先生的對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